查看原文
其他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 | 服务需求,特色发展,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之江春暖,东风浩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在即,这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省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我校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争创“双一流”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为展现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全体杭电人奋力突围、聚力攻坚,勇攀高峰、矢志一流的奋斗足迹和发展成果,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让“在杭电看见数字科技”号角更加响亮、行动更加坚决、步调更加一致、意志更加强大,我们推出“这五年”特别专栏——《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今天推出研究生教育篇《服务需求,特色发展,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两步走”战略,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省高质量发展需求,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价值引领

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学校坚持从理论学习、社区宣讲、志愿活动、清廉教育、标杆示范等多维度系统性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研学新思想”主题党日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学习活动、“研究生e研e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研究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带领研究生走近群众、了解社会,引导研究生听党话、跟党走。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契机,广泛开展“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杭电研究生星青年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讲100余场。


组织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系列活动120多次,开展接力研党史30余次,组织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40多次。连续开展研究生“学风建设月”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清廉教育主题宣讲、清廉专线走访、签署清廉承诺书等具体活动和措施引导研究生崇尚清廉、弘扬正气,做好研究生学术清廉教育工作。2021年3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被评为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并于2023年7月顺利通过验收。


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五年来共立项建设81门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项目,同时对10门研究生课程共30个“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进行立项建设。通过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的建设与教学实施,共14个学院和近8000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受益,完善了学校研究生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学校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围绕导学关系建设,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引导研究生导师队伍坚持“四为”方针,明确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推进教风学风和学术诚信建设工作,激发研究生教育发展活力。广泛开展“研途领航”导学谈心谈话活动和 “师恩难忘”“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十佳导学团队”等系列活动,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大力推进“研在杭电”示范性导学育人空间建设,打造思政、科研、学习一体化育人空间,营造和谐共进的导学育人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

研究生规模生源质量持续提升


推进数字化赋能招生全流程,拓展流媒体宣传,积极拓展生源渠道,打造“优质生源”蓄水池。研究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报考人数维持历史高位,优势特色学科涌现双一流高校学生逆向考研杭电现象。五年来学校研究生规模显著增长,在校研究生数量从五年前的4026人增至832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数量从107人增长至429人,分别增长106.81%和300.93%,博士研究生年招生数由42人增长至127人。



启动研究生招生入学初试的智能阅卷模式,做到试题得分可回溯、自命题质量可评价、人才选拔更科学。推进绩效导向的招生指标高效配置,坚持培养质量导向、考核动态调整、扶优扶强等原则,形成导师指导能力评价的闭环应用,服务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坚持服务导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省高质量发展需求,优化配置招生资源,探索依托“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跨一级学科交叉的研究生招生机制,先后有30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入选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试点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制”招生,首批配置100余名研究生指标,有效助力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


坚持育人为本

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不断提高


分类评定,评聘分离,导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出台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强化导师岗位职责,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求;改革导师选聘办法,注重分类遴选,打破职称资历限制,着力选拔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学术潜力大、业务能力强 的中青年导师;完善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机制,推动实现导师评聘分离,实施导师岗位动态管理;强化导师培训制度,坚持导师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和常规培训相结合,持续提升导师指导能力。五年来,新增博士生导师106人,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231人,其中45岁以下中青年博导占比37%,新增硕士生导师463人,目前共有硕士生导师1042人。研究生导师先后获得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提名人物等荣誉。

 

育人为本,数据赋能,导师指导能力评价持续完善。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指示精神,以建设“数字浙江”和打造“重要窗口”为重要机遇,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指引,以数字化赋能研究生教育评价为突破,以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客观评价为抓手,聚焦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的改革,建立研究生导师大数据仓,聚焦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客观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在研究生教育中引入“导师指导能力量化测评”,根据测评结果选树典型人物和成果,调控研究生招生指标及学科资源投入,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导师育人育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育人为本、数据赋能——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量化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践》于2022年获第三届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得到研究生教育专家和省内兄弟高校的高度认可。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将此项改革评价为“打破导师测评唯论文的破冰之举”。


坚持质量为先

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不断涌现


学校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做好顶层设计,主动积极谋划,开展各类研究生教育教学项目的立项建设和成果培育工作,取得一批具有杭电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五年来,获省级以上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优秀研究生课程、优秀教学案例等150余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评选校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



坚持多措并举

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积极贯彻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数字经济建设为导向,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支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杭电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科教融汇,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产教融合,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与阿里、大华、华大九天等行业头部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中电科、之江实验室等大院名所合作实施产教融合2.0计划;以导师的重大科研项目为支撑,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实施,提升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与美、法、俄、加、澳、日、韩等国家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交流访学,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将学校地方研究院建设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探索构建具有杭电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随着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已经成为我校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五年来,学校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591篇,其中高水平论文(一级期刊、SCI或SSCI收录期刊以上的学术论文)1673篇,大量论文在学科领域的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如IEEE TNNLS、IEEE TIFS、IEEE TIP、IEEE TCAS-I、IEEE TVCG、Nano Energy等。另外,专业学位研究生省级优秀实践成果共获批42项,学生第一申报人的发明专利共授权534项。研究生成果产出对学校科研贡献率不断提升。


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抓手,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和实践竞赛组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多种机会、加强指导服务,激发研究生乐于创新的热情和敢于挑战“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勇气。学校每年组织300多支队伍、1000多名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积极参赛。学校研究生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要赛事中屡获佳绩。连续四年满额获得“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年发展中,学校位列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贡献力Top100榜单第9位,位居全国双非高校第一和浙江省省属高校第一。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为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相关推荐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始终做国家安全最坚定的捍卫者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 | 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 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来  源   |   党委研工部 研究生院

 编  辑   |   谭斐菲

               责  编   |   楼   威               

              审  核   |   程振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

全媒体中心出品



点个“”,再点个“在看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