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省委党校来天台现场教学 | 杨玲玲分享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建设经验

记者 李兆葵 神秀天台 2022-05-11


12月17日

省委党校中青干班来天台

开展“浙东唐诗之路及文化品牌打造”现场教学

县委书记杨玲玲分享天台经验



当天上午,和合文化园的文盛堂内座无虚席,省委党校2020年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三支部)“浙东唐诗之路及文化品牌打造”现场教学座谈交流活动在此举行。省委党校副校长、二级教授陈立旭出席。

杨玲玲以打造诗路文化带上的“耀眼明珠”为题,向学员们分享天台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的实践经验。


“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是天台山。”杨玲玲引以为豪。

谈及如何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重现“一路唐诗到天台”的盛景。杨玲玲说,天台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入手,大力提升目的地的诗画格局。按照“可看、可听、可体验”的要求,出台实施《天台县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高起点编制《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规划》,完善空间形态布局。



杨玲玲表示,动唐诗文化资源转化需要项目抓手。为此,天台在“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中共谋划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150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24.6亿元。


在此过程中,天台以神秀山水和厚重文化为承载,深挖司马承祯、李白等名人的名诗、名赋、名文,串起古道、古寺、古迹、古城,推动唐诗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物化活化,实景呈现目的地的诗意韵味,实现处处有诗意、步步入画卷。重点推进天台山大瀑布、“一心三苑”、云端唐诗小镇、始丰溪百里和合唐诗廊、赭溪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月亮带星星”效应。


此外,天台还推进文旅交融、丰富业态,全面升华目的地的诗路体验。
● 打造诗路研学基地,吸引学生、游客走进乡村、拥抱自然;
● 做大诗路美丽经济,探索“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模式,推进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 发展诗路康养产业,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扶持中药养生、问道养心等康养业态;

● 扶持诗路文创产业,增强唐诗文化体验,发展影视产业,让静态文化“动起来”。



杨玲玲在总结这几年天台实践中谈道,建设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

◆ 要深挖古迹遗存、加快物化活化,重新焕发诗路遗迹的独特魅力;

◆ 要让诗路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彰显浙东唐诗之路的时代价值;

◆ 要让诗路兴旺在实景中,擦亮浙东唐诗之路的闪亮“珍珠”;

◆ 要通过串“珠”成链,实现诗路文化共建共享共赢;

◆ 要利用资源做强产业,把诗路文化带建设成为美丽经济带。


座谈交流现场,学员们从文化浙江、文化自信以及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等角度出发,阐述自己的学习体会。大家认为,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历史之路、繁荣之路、文化之路、艺术之路、诗画之路,天台的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建设已经深刻融入地方发展战略,实现了在传播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延伸阅读

浙东名邑天台,立县已有1800多年。因天台山“顶对三辰、上应台宿”而得名,素有“山水神秀、佛宗道源”之美誉。

东晋大文豪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中盛赞“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南朝时《游天台山赋》编入古代科举考试教科书《昭明文选》,成为古代文人墨客向往的朝圣之地。



唐朝时期,诗人们循着《游天台山赋》,从长安出发,沿着大运河、钱塘江一路南下,载酒扬帆、击节高歌,到达绍兴,再沿曹娥江上溯剡溪,经嵊州、新昌到达天台。这条线路被今人称为“浙东唐诗之路”。

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等312位诗人慕名而来、著诗礼赞,留下1362篇诗作。到天台山的诗人、写天台山的诗篇,占了“浙东唐诗之路”诗人、诗篇总数的75%、80%。《唐才子传》中的278位才子,有110位到过天台山,成就了“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的千古佳话,天台山是《全唐诗》表现最集中的“中华第一诗山”。


影 许银炜


往期 · 推荐

 杨玲玲:大胆创新  真抓实干 为新时代群团工作的“重要窗口”贡献更多天台经验

● 杨玲玲:谋深谋实突破之举  奋力实现良好开局

 杨玲玲:坚持规划引领  打造活力县域

● 崔波:抢抓进度大干快上 确保杭绍台高速如期顺利通车

 全市仅2例丨天台这家“雄鹰”企业在“浙”里展翅腾飞!




天台发布官方号


 编辑:陈夏婷
✄ 审核:范晶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