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说“西道孔子”扬雄|古蜀文化的“宠儿”

郫都发布 2022-05-04





古蜀文化的“宠儿”

一个“世世以农桑为业”的农家子弟,竟然成为他生活时代的“圣人”——被尊为“西道孔子”,又被两千年后的当代学者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奇才”。这扬雄究竟是“天才”,还是因为他有幸赶上了一个培养天才的时代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有幸生活在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并且降生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这片土地上。


扬雄诞生的时间,距李冰修筑都江堰大约200年,距“文翁化蜀”大约100年。此时的成都平原,早已“水旱从人,不知饥谨”而号称“天府之国”了。


扬雄最幸运的是,一大批各方面的杰出人才,都已先扬雄或一百多年、或几十年降生,他们都对扬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给扬雄以直接影响并且决定了扬雄人生道路的是三个人,他们是林闾翁孺、严君平和李仲元。司马相如年长扬雄130岁,却是扬雄跨进文学殿堂成为辞赋大家的启蒙老师。


林闾翁孺是扬雄的古文老师,今邛崃人,“善古文”、“训诂玄远”,著有《方言梗概》一书。


扬雄师从林闾翁孺学习训诂和“古文奇字”,为他后来撰写《方言》、《训纂》和从事古代文献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闾的《方言梗概》成为他后来写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或《扬子方言》)的蓝本和重要参考资料。


严君平是成都人,是汉代著名的《易》学大师和享誉极高的隐士。


扬雄师从严君平学习《易经》、《老子》,为他后来撰写《太玄》、《法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严君平对扬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们都总是能够从扬雄身上窥测到严君平的影子。两个人最大的不同是在学术门派的坚守程度上:严君平以道家为宗,兼有儒学的因素,被学术界称为“宗道杂儒”;扬雄则以儒学为宗,杂有道家的思想,被称为“儒主道辅”。


李仲元是成都人,是以研究《礼经》闻名于世的大儒。


扬雄师从李仲元学习儒学经典,受李仲元的影响很大,甚至决定了扬雄学术方向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扬雄对李仲元的崇敬,丝毫不亚于对严君平的崇敬,以至于说李是令人敬畏的人。


《华阳国志》在总结西汉两百年来西蜀文化成就的时候,列举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给予了四个字的评价:“司马相如耀文上京,扬子云齐圣广渊,严君平经德秉哲,王子渊才高名隽,李仲元湛然岳立,林公孺训诂玄远,何君公谟明弼谐,王延世著勋河平。”


这段文字中,人物的排序是很值得玩味的。将扬雄排在第二,这就大有讲究了。论职位,为官的五人中他最低;论年岁,八人中他最小;论资历,有三人是其师长。如果论资排辈,扬雄只能“叨陪末座”,排在最后。


不过,待我们认真品读《华阳国志》对每个人的评价之后,就不难发现:作者是以每个人在“宣德立教”——传播道德、建立儒家价值体系的文化活动中所作出的贡献来评价历史人物的。扬雄享有“齐圣广渊”的评价,这就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他的前辈和老师了。“齐圣”是就历史地位来说的,是指他是与孔子比肩而立的圣人;“广渊”是就学术成就来说的,主要是针对《太玄》、《法言》所达到的学术高度。


如果没有“李冰筑堰”之后形成的“天府之国”的生活环境,如果没有“文翁化蜀”之后群星闪耀的文化氛围,就绝不可能出现扬雄这样的“超奇”人才和孔子式的人物。


从五世祖扬季逃难迁居郫县,到扬雄降生郫县,其间不过60年;但是,扬雄对西蜀和郫县的感情之深厚,是非常令人感动的。请看以下几个典型事例:


事例一:以西蜀名城或风物为题材的辞赋作品,约占扬雄辞赋作品总数的六分之一,

如:《成都城四隅铭》、《蜀都赋》、《县邸铭》、《绵竹颂》等。这在汉代辞赋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事例二:惜于历史文献没有关于西蜀上古历史的记载,扬雄撰写《蜀王本纪》,并且认定郫邑是较早的古蜀王都。


事例三:扬雄年少成名之后,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师,他对严君平、李仲元才德的赞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事例四:扬雄晚年,两个儿子先后夭折。当时扬雄生活相当窘迫,但他仍然不惜花钱将儿子尸骸运回成都老家安葬。


成都平原的灵山秀水孕育了扬雄这样的“超奇”人才,扬雄则以他卓越的成就为家乡增光添彩;扬雄热爱家乡,家乡人民永远怀念“西蜀文化的宠儿”--扬雄。




3个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撤县设区四年|郫都教育学有优教惠民生
最新!成都疾控重要提示
传承城市文脉| 郫都女儿韩素音编辑:小郫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查看。

郫都发布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 主办


100000+人已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