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时候湖边玩水,长大了湖边工作

天府发布 2022-11-25
本篇文章约1560字,阅读需要4分钟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四川天府新区发起的“非凡十年·新区之变”照片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小天邮箱里的这张照片,讲述了她和兴隆湖的变化。


↑ 七年前王文莹在兴隆湖边的留影丨图片由王文莹本人提供


“这张照片是7年前在兴隆湖玩时,偶然拍下来的,那时候湖周边还一片荒芜……”重新回到老照片的拍摄地,兴隆街道居民、天府新区规划厅讲解员王文莹的记忆一股脑涌出来。


兴隆湖曾是一片泄洪地,如今十年过去了,这里天蓝水清,美得像一幅画,成都科学城环湖而生,地铁、医院、学校……生活越来越便利。


↑ 在当年同样位置的留影,如今的兴隆湖早已如诗如画


“兴隆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望着眼前的一汪湖水,王文莹说。同时,王文莹也见证了兴隆湖的成长、变化。





非凡十年

“不仅是变,是巨变”


王文莹所工作的天府新区规划厅依湖而建,站在观景台上,不仅可以纵览兴隆湖全貌,对岸沿湖“生长”的成都科学城也尽收眼底。


↑ 在规划厅前纵览兴隆湖丨摄影:马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看着眼前的景色,王文莹感叹道:“不仅是变,是巨变!”兴隆湖所在区域,是鹿溪河流域的一处泄洪洼地。


2013年11月,兴隆湖项目动工,鹿溪河上游河段生态也进入修复阶段。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正式获批,成为第11个国家级新区。


↑ 老照片见证着王文莹和兴隆湖共同的变化丨图片由王文莹本人提供


“那时候,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对于那时候的王文莹来说,从未想象过兴隆湖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新区之变

“生活、工作越来越便捷”


2018年2月,在兴隆湖畔,“公园城市”理念首次提出,由此定义了“公园城市”的初步形态。2020年8月,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 王文莹工作地:天府新区规划厅丨摄影:马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一年,王文莹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她自开始就没有考虑到“北上广深”漂泊,而是坚定地选择回家,成为天府新区规划厅一名讲解员。


“这几年,天府新区的变化是可感可知的。”提起变化,王文莹感触颇深,以前去春熙路,要坐公交车换乘客运车、地铁,耗时约1个半小时。2018年3月,地铁修到了兴隆湖,大家可以坐上地铁直达市区。约两年后,成都地铁18号线正式运营,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地铁,50分钟左右就能抵达市区。


↑ 兴隆湖的变化


“除了交通便捷,家门前的学校、医院都建起来了。”王文莹说自己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那时候兴隆湖周围只有兴隆小学及兴隆中学,如今,这两所学校升级成了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西区)及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对面还有天府一小、湖畔路中学、天府中学,我们开车到华西天府医院,不到15分钟……”





非凡十年

“公园城市里有家也有梦”


兴隆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枕河入梦依水而居的美好想象,更为城市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底座。


数据显示,2021年,天府新区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191亩、森林面积3900亩,建成生态绿道35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4天。


↑ 山水和谐的兴隆湖边科技企业林立丨摄影:马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释放出创新创业的巨大吸引力。过去5年,天府新区青年人才落户18万人,高层次人才457名,户籍人口年龄中位数34岁。


如今,兴隆湖周边已成为整个天府新区创新活力最集中的区域,汇集“中科系”“中核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5家,引育高新技术企业650余家。兴隆湖南岸,中国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天府实验室、中科院成都分院……与湖水相映成趣。



站在规划厅观景台上,王文莹眺望着兴隆湖畔说,“这里有家也有梦。”




▸开抢倒计时!天府新区消费券来一波


▸秦皇湖,从生态公园变特色街区


▸未来中国先导片 

记者:郑晓凤

编辑:刘江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