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云柯 | 虚无与创造

林云柯 中国图书评论
2024-09-23

专栏

概念

主持人:林云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有一类概念因暗示了价值紊乱而天然具有负面意味,从而很难得到正面论述。“虚无主义”就是其中一例,在“历史虚无主义”这样的修辞中,其负面意味被进一步扩大了。但在时下“新文科”和“跨学科”的潮流下,它又是第一个需要重审的概念。自尼采将这一概念作为一种总体性观念提出,20世纪思想史就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向,即开始出现科学性的操作平台,并直接与人文学科融合。这一世纪的重要哲学思想都可以追溯到现象学、分析哲学和心理分析,它们的可操作基础并非人文学科,而是几何学、数理逻辑和临床医学。没有“虚无主义”对西方宗教思想的抵抗甚至颠覆,当代如此高的跨学科融合度就很难达成。

在此至少应当承认“虚无主义”的双重性。它撬动了传统人文主义受制于西方宗教权威的枷锁,这一行动如查拉图斯特拉这一人物所示,具有东方思想的风格。但与此同时,“虚无主义”也在完成这一行动之后牺牲了自己的正面形象,克服“虚无主义”可以说是前述科学操作平台的共同目标。因为不能通过返回传统形而上学来进行这一克服,20世纪思想的难点就表现为要提出一种“双重克服”的方案。克服“虚无主义”可以直接通过对这些方案的具体论述达到,也许并不需要其他前在否定的“优先性”来主题化相关问题。“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历史化”本身就是克服“虚无主义”的方案之一,且非唯一方案,它们都和“创造”这一概念紧密相连。

本期的两位作者分别关注“虚无主义”与“创造”。聂世昌例证了对“虚无主义”的思考如何诱发了哲学中的数学思维,又如何引导了一种崭新的“未来史”的“历史化”视角。丛子钰则通过“创造”这一概念重审了中国现代文学早期的原发性思想,发掘了文学史中一个朴素知识点背后更厚重的思想内涵。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05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 文学与声音 |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胡继华纪念专题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 过劳时代的劳动 | 声音政治研究 | 港澳文艺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 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图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