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不去的故乡?评论家谈长篇散文《松塆纪事》

2017-11-22 蔡家园 中国文艺评论

关注我的都是文艺青年








(一)创作谈

“斜目而视”故乡:《松塆纪事》创作谈

蔡家园

(节选)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松塆纪事》呈现的正是我心中的“故乡”,也是我用笔编织的“梦”。严格说来,它的写作持续了将近20年。在这不长不短的20年中,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经历了飞速变化,也带给了我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乡土体验”。我的思想和心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生转变,这也使我意识到,应该在更加宏阔的历史视野中去考察微渺个体的命运沉浮,去勘探历史与现实的“裂缝”,去思考根植于历史中的乡村未来……


就在写作这部书的过程中,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祖父。这首先应该是一部献给他的书——这个普通的中国农民,他才是我最期待的读者。


当然,这也是一部献给我的家乡的书,以祭奠那些已经湮灭的记忆和正在消逝的历史。《松塆纪事》是一部个人之书,我更愿意它成为一部时代之书。

……


我曾经游历过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深为后工业社会中欧洲的乡村之美所震撼。我们也许可以借鉴欧美的乡村发展经验,但是我们无法简单复制它们的“美丽”。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早在百年前就已经走出了乡村现代化的阵痛;另一方面,他们的清洁、美丽和舒适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污染转移的基础之上,甚至是建立在对弱者和落后者的无情剥夺基础之上的……

……


近年来的乡土书写,其实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譬如梁鸿的“梁庄系列”、付秀莹的《陌上》、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还有李娟的散文,都写出了一代人独特的观察、思考和感悟。但是就我的写作初衷而言,我更希望以一种罗兰.巴特所谓的“斜目而视”的姿态,表达一个70后对于历史和现实,乃至对于文学自身的质疑与反抗——文体当然也在其中。



蔡家园

蔡家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现任《长江文艺评论》副主编、湖北省文联文艺创作部副主任,曾任《今古传奇》主编、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副院长等。著有评论集《重建我们的文学理想》、散文随笔集《松塆纪事》《书之书》《去图书馆约会》《活色生香》、长篇小说《一路尖叫一路飞》等。曾获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第二届湖北文艺论文奖等。有作品集被翻译成英文、韩文在海外出版。


(二)评论家评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松塆纪事》是一部“70后”作家关注乡土、还原历史的复杂、参悟命运玄机的非虚构力作,是湖北作家讲述本土故事的可喜收获。


谢有顺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评论家

《松塆纪事》以编年体的方式,在多声部叙事中展示一个村庄六十年的变迁。在历史中回望,在理性中追索,蔡家园以他对乡土的深情,关怀人的伤痛与尊严、挣扎与梦想,立体地还原了许多丰富而幽微的乡村侧面。这些质朴有力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被忽略和被遮蔽的光芒。


李云雷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评论家

这部作品不仅在于个人生命意义上的“寻根”,而在于为乡土中国的巨大变化留下一份记录,让我们从一个乡村具体而微的变化之中,看到中国的变化与世界的变迁。尤其是对农民精神层面的揭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之上的,进入历史的更加丰富的角度。在这样一个时代,何谓乡村,何谓中国,何谓中国人等重要问题,需要在新的坐标系中重新厘清与定义。在这个意义上,蔡家园在《松塆纪事》中重新进入历史与故乡,既是追本溯源的寻根之旅,也是面向未来的定位与选择。       


徐鲁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家

《松塆纪事》写的是松塆这个地处长江之畔的小村里一些人物的生活故事和命运遭际。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呼吸与悲欢集合在一起,就是整个村庄的气息与悲欢。这些人物与故事的讲述里充满了文学性,当然不错,但是其中也有费孝通当年写《江村经济》的社会学意义。作家在写作中引入了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和经济学的样本分析等方法,用文学语言写出了一个村庄从1949年至新时期的“断代史”,或者也可视为一部文笔生动的“村庄志”。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美学家

蔡家园用他的笔重建了一座纸上的村庄,回忆那些不寻常岁月的痕迹,反思其中的是非得失,憧憬着建构起一个新的具有乡村文明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松塆,并希望自己不再成为一个无根的“流浪汉”,而是一个有着美好故乡的文化记忆和未来梦想的松塆人。整部作品的语言自然清新,给人以行云流水、山清水秀的感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松塆的乡村特色和松塆人的淳朴忠厚的性格特点。


周新民   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评论家

《松湾纪事》采用“复线”叙述历史的方式,呈现了当代中国农村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和作为自然村落之间冲突、并置、参差的斑驳图景。这种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国乡村叙事的简单“现代——传统”二元对立的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切近当代农村发展的实际情景。蔡家园的笔触自然地穿梭于社会风云、村落历史、自我情感之间,呈现了一名青年作家在文体探索上的积极姿态。


张丽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评论家

作为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松塆纪事》完美地将非虚构策略与文学性结合在一起,全知视角与限制性视角相互穿插并随意转换,呈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了生命个体的命运沉浮,勘探了历史与现实的裂缝,思考了根植于历史中的乡土中国未来。这不仅仅是一部个人之书,更是一部当今时代之书、指向未来之书。


胡一峰   《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作者在这些文字中倾注了充沛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那些因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不得言说的东西得以直观地表达,也使书中对乡土的关怀超越了怀乡、思旧之情,从而拥有一种人道意义上的普遍性。也正是这种感情,使《松塆纪事》成为了一部格局更大、更有感染力,能引起一切关心民瘼之人心理共鸣的作品。


房伟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评论家

在《松塆纪事》中,蔡家园以质疑历史的勇气,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开阔的文学视野,发掘出了沉淀在村庄历史深处的被遮蔽的“真实”,给读者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和理性思考。同时,这部作品的文本呈现出一定的文体实验色彩,兼具“非虚构”策略与文学性的间性特征更是形成了较强的文学张力。


桫椤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特约研究员、评论家

蔡家园看家乡的视角,从一开始就不是封闭的、敝帚自珍式的凭吊和遗老式的感怀,而代之以现代性的视野和理性的思索。表现在《松塆纪事》的文本中,是他通过家乡人物的命运展开的对乡土文明的现代性审视和对家乡历史真实性的探求。松塆不只是作者的家乡,也是乡土文化传统的沃壤,同时还是中国乡村六十年变迁的缩影。作者难以割舍对故乡的留恋,《松塆纪事》写出了天下游子内心的隐秘情感。


叶李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评论家

《松塆纪事》里的情与思不是“古典性”的,而是“现代性”的,不是纯粹个人化的,而是属于知识者与乡村和乡民结成的生命共同体。真正有追求的“非虚构”写作应该与历史、现实形成对话关系,在历史与现实的脉络中,在个人与社会现实的互动中安置“非虚构”,激活意义,同时又把历史、现实拥入非虚构中成就一种不虚妄的重审。《松塆纪事》重寻故乡的历程显示了这样的追求,也显示了作者实现这一追求的能力与真诚。



(三)书评


为乡土书写打开新的面向

——评蔡家园的长篇非虚构《松塆纪事》

熊均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一直备受关注。自2010年《人民文学》首创“非虚构”专栏以后,不少作家更注重以田野调查或者查阅历史档案的方式,去开掘现实生活和历史往事。《人民日报》曾在2013年发文探讨非虚构写作的意义,认为非虚构写作这一文体使作家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也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蔡家园的《松塆纪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作者通过采访村民和查阅资料,想象或者重构他们的生活,由一个村庄60年的变迁来折射历史丰富而斑驳的面貌,试图打开被主流叙述所遮蔽的空间,为我们重新认识乡土中国提供新的参照。


《松塆纪事》追根溯源地探究了地处长江之畔的一个小小村庄的历史、文化演变,生动地记录了一群小人物的故事。对于真实性和文学性关系的平衡与到位把握,语言的美感与节制使得这部作品与众多描写乡土人事和历史过往的小说、散文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质感和深度,也回应着任何一个非虚构写作者都应该回答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什么是文学能够做的?书写者究竟是记录者、见证者,还是亲历者、共情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松塆纪事》里所记录的各个主体的回忆是属于他们的“个人史” ,这种个人史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是变化中的社会环境对于行将消失的私人记忆的一种保存。不过,即使是从私人角度出发,这种记忆也不是寂寥的,因为叙述者的背后站着拥有类似经历的一群人或者说一代人,他们的命运、情感具有高度共情的特质。松塆本来只是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小而不起眼的村庄,但因生活于此的人们拥有着代表中华大地上最广大群体的共同的“农民身份” ,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危机几乎是如出一辙的。蔡家园借由对于松塆村民的生活轨迹的细致刻画,试图展现作为普通农民的他们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心理感受及精神状况。在蔡家园的笔下,故乡松塆不仅是用来寄托乡愁的载体,更是一个知识分子倾其智识、关怀于其中的“问题的场域” ——凸显真相、直面问题、寻找答案,因此自然也就多了一份面向未来而生的对于历史的探寻意味。


《松塆纪事》整体上采用编年体,将不同村民的口述和作者的叙事结合在一起,看上去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但故事之间有所勾连,人物彼此穿插,呈现出浮世绘似的生活图景。通过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口述,蔡家园打破了我们过去所感知的历史的“刻板印象” ,试图重现历史原本复杂的面貌,也表达了对于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知青小说、返乡小说书写模式的质疑,进而对作为叙事者——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思维方式展开了深入反思。如“疯爷”回忆“两个地主的黄昏” ,讲述小地主旺财、安财和翻身贫农桂平的故事,致远讲复员军人老魏的故事,梅松回忆“好公仆”潘组长的故事,其间还穿插着作者对那些故人和往事的叙述。第一人称叙事者“我”与人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或者潜对话的关系,不仅很好地处理了作品中不同的甚至彼此冲突的声音,也使得作品中的对话性得以“形式化”地显现出来。作者的创作过程,正是与人物的对话过程。这种潜在“对话性”打开的叙事空间,无疑更具思想张力。作者并不尝试为任何一个角色的行为做出解释和评判,也不试图对任何一个角色进行廉价的救赎,他所要做的,是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去呈现他们的人生历程及感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思考空间,也给历史留下新的书写面貌。


在《松塆纪事》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平等地出现在作者笔下的,几乎没有主人公和配角之分,对于人生经历比较复杂、波折不断的人物,作者着墨相对较多;而对于生活经历稍微平淡、无甚起伏的人物,用笔则相对较少。笔墨的浓淡不同依稀显示着他们所代表的某一类型的人物,以及这一类型人物的命运起伏及其生命历程。而命运起伏的大小显然与角色本身和社会、历史的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也就可以从中窥见那一类型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思考当时大的社会历史环境提供了丰富的侧影。所有在松塆成长起来的人,在由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形成的节点之处,因为不同的选择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恰如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叉的花园》里所描述的那样,所有的选择都会导致不一样的未来,然而,这些选择的是非对错,真的是不应该轻易判断。因为生存着的人,即使被同一种意识形态所规训,受同一种教育体系的培养,然而,能动的反作用的效果和力度都不可等而论之,我们无法去经历他人的人生,同样,亦不可轻率论断他人的选择。作者在文本中一以贯之地表现出对于角色的“理解之同情” ,这种悲悯情怀是最让读者心有戚戚焉的地方。


此外,《松塆纪事》的语言简练、朴素,富有历史感,叙述追求木刻似的效果。作者的笔触看似冷静客观,但又通过自我视角的介入而与整个村庄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紧密粘连,文字中间蕴含着深深的暖意。


总而言之,蔡家园的《松塆纪事》为当代乡土写作、非虚构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我认为,借用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评价“70后”创作的一段话来评价他并无不可:“ ‘70后’作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文学素质,他们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探察,对于历史和时代的敏锐观察,对于小说审美艺术的执着追求,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代作家还有无限未知的成长空间,每个人都正走在漫长的自我超越的道路上。 ” 《松塆纪事》正是显示着这样的探索和努力。


熊均



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2003)。随后,“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4)。我国拥有众多的古老地名,它们大多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文明史的见证,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方广泛通行的“塆”字地名就是这样的。在我国南方的地名书写中,“塆”与“湾”并行不悖,互不相通。


“塆”字从土,弯声。字义有别于“湾”,不一定紧挨江河边,少有水源。“弯”除标示读音外,还兼表意义,表示地形弯曲低凹。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从“塆”字的构字意图可知,义为山间或陆地上的弯曲低凹地带。“塆”字的构字理据来自对特定地势地貌环境的客观写照。


南方方言区里有不少带“塆”字的地名,重庆、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等省都有不少。据考查,在鄂南地区,“塆”是“山边村庄和山弯内的村庄通名”;在咸宁、阳新、通山、崇阳四县境内,有带“塆”字村庄名近300个。这些“山边村庄和山弯内的村庄”不在江河边,而是在陆地上,也是指陆地上的弯曲低凹地带。所在地形与“塆”字的构字理据契合。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策划:美美

选编:维娟

网编:然然



猜你喜欢:

微评快答|奇葩直播·网络文艺·文艺范儿……

微评快答|“走出去”·“圈粉”·“限酬令”(弹幕有礼)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微影评”专栏征稿啦! 央视电影频道字幕条等你哦!

文艺之旅|摄影镜头里浓浓的“潮州情结”

文艺之旅|福建农耕文明和海洋渔业的文艺缩影

文艺之旅|上海,金秋,赴文艺的约会

文艺之旅|爱与自由,那不过是我们对西藏的向往?




感谢关注支持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一网三号)

欢迎各协会、基地与评论家赐稿

原创首发有稿费哦

中国文艺评论网邮箱:

wyplzg@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新媒体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 

http://www.zgwypl.com

中国文艺评论

艺评中国

艺评头条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评,原创首发有稿费哦!继续赐稿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