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刘慈欣等科幻与电影专家怎么评《流浪地球》?

文艺评论新媒体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27

REC


在强片云集的2019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口碑票房“双丰收”,至2月底已收获44亿元内地电影票房,仅次于56.4亿元的《战狼2》;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市场上映后,也引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外媒和当地观众的广泛好评。本期“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聚焦科幻片《流浪地球》,让读者听听各方专家的声音。



No

1

2月20日,国家电影局召开《流浪地球》研讨会: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发言摘编)


小说作者、影片监制 刘慈欣:

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着力描写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科幻文学的特点是描写渺小人类个体与宏大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流浪地球》中,人类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出现。带着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表达了中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感情和情怀。在宇宙的大背景下,表现这种情怀,表达了人类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王一川:

《流浪地球》称得上中式科幻大片的开山之作,在世界科幻电影宝库中奉献出中国电影人无可替代的独创性。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范式可以说植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继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独特想象和解决方式。它及时回应当前生态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致力于帮助人们树立起宇宙范围内的生态意识。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尹鸿:

《流浪地球》不仅补了中国所谓“硬科幻”电影类型的空白,显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走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它更体现了中国电影的电影观、审美观和价值观表达的新突破。影片对科学假设、人物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它开启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让中国人从“向后看”的穿越变为“向前看”的想象,在中国电影中可谓空谷足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视听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胡智锋:

《流浪地球》是2019年一部“现象级”大片,是新时代中国电影体现大国气派、表达家国情怀、彰显大国实力、引领审美潮流的新标杆。影片生动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想,反映了各国各民族平等和谐相处,不忘初心,记住乡愁,对地球这个人类共同家园一往情深。这也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筑造出的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生动反映。它有机整合大与小、虚与实、动与静、情与理、悲与喜等多种对立因素,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且和谐适度的审美品性。

 

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中国军队》杂志编委 韩松:

科幻是工业革命和现代化产物,电影《流浪地球》有效引导了大众对科幻精神的认识。科幻想象不仅是以现实科学为基础的,更多是拓展想象而不是进行科普。只有正确认识科幻,才能使中国的科幻文艺在正常轨道上健康成长、长远发展。影片考虑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它不仅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价值。科幻电影必将是中国传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点击阅读《中国电影报》公号全文)



No

2

2月13日,中国影协等主办《流浪地球》研讨会

(发言摘编)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张宏:

《流浪地球》不仅是一部科幻电影,更是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深刻探讨与表达。刘慈欣的小说对人生、对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讲得非常透彻深刻。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追寻生命的意义,影片呈现给我们冷静的思考。影片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实现体系化、标准化、协同化、规模化、商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黄会林:

影片充满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有家园的情结,又有家国的情怀。父子情、祖孙情、兄妹情、战友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还承载着一种“即便有过隔阂、误解,但终将团结起来共建家园”的希望,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式表达。好莱坞科幻电影展现更多末世神话,而《流浪地球》则是创世神话,带着地球寻找新家园,本身就植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信仰的家国情怀。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授、博导 高晓虹:

《流浪地球》用艺术的手段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成功彰显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当灾难来临时,美国人想的是建造诺亚方舟离去,而中国人选择带着地球去流浪,并且要流浪2500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气魄与胆识,表达了一种不服输、永远充满希望的精神。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演员 陆红实:

影片是科幻、灾难与家庭伦理三种类型的叠加。《流浪地球》将人物结构和人物关系框定在一个家庭之中,通过家庭叙事来完成科幻史诗叙事,显示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影片所表现的勇于牺牲和付出的集体主义英雄观,也与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迥然不同,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升级换代、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的一部正确的电影。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对于中国电影的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强烈地彰显出来。


来源:《人民日报》(2019年2月21日 第16版)

中国文艺评论网转《中国艺术报》报道:

http://www.zgwypl.com/show-146-39860-1.html

(点击阅读原文)



No

3

多个媒体专家评论(节选)


硬核科幻电影元年,真的到来了吗?


2019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是两部科幻片。《流浪地球》从关乎人类命运的宏大叙事出发,掀起一股硬核科幻观影热潮,《疯狂的外星人》则对外星人题材进行了成功的本土嫁接,让国产科幻电影更接地气。两部科幻类型电影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占据了最黄金的春节档的榜首和榜眼。本报道回答了如下问题:

中国科幻走过怎样起起落落的历程?

为什么说国产科幻电影的成功是水到渠成?

年轻人崛起是硬核科幻市场的希望?


记者:苗春 刘书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2月21日 第12 版)

中国文艺评论网选载:

http://www.zgwypl.com/show-136-39949-1.html

(点击阅读原文)


科幻是一种希望


正月初一,我去看了《流浪地球》。我想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的突然沉寂,90年代《科幻世界》的艰辛耕耘,新一代科幻作家的默默蓄力。我很高兴中国科幻选择了刘慈欣,选择了更为坚硬的科幻类型,也很高兴中国观众在这个春节选择了《流浪地球》,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楼搭得越高,地基就越需要坚实。幻想飞得越远,支撑幻想的逻辑也需要越坚实。我们太需要希望了,也太需要科学了。“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朵朵终于理解了希望的意义。我们也理解了科幻的意义:科幻是一种希望。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 严锋

来源:《文汇报》(2月16日)

(点击阅读原文)


《流浪地球》40亿之后,谈谈科幻电影如何兼顾技术实验与文化认同


优秀科幻电影不仅划定类型的上限,也极大拓展了电影在技术、美学和理念等多个方向的边界。纵观科幻电影史,1982年的《TRON》第一次大规模地使用CG(计算机制图)技术来协助画面的呈现。这种在摄制技术和镜头语言方面的探索,在科幻电影当中形成了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传统。《黑客帝国》对“子弹时间”、屏幕代码、失重环境等的刻画,《阿凡达》对Imax市场的推动等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波及影视之外的摄影、绘画、游戏等多个领域。《2001太空漫游》对太空美学的探索和对人类理性的思辨,使得科幻电影在当代人类文明的传统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近来科幻电影复归于其根本,对既有壁垒(艺术的,以及商业的)的诸多突破,成为这一类型的标志性动力。


在探索类型边界的过程中,《流浪地球》极为难得地实现了对科幻文化的有效改造。从世界科幻文化演化的角度看,科幻作品所承载的文化能否得到有效认同,对其发展至关重要。一旦这种认同无法建立,科幻电影就容易沦为简单的文化奇观。这也是摆在未来国产科幻大片面前的一道命题。


中国首位科幻文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客座研究员 姜振宇

来源:《文汇报》(2月20日)


《流浪地球》:敢教日月换新天


视觉呈现够硬:制作团队并没有取巧回避恢弘的灾难和科技场景的直接呈现,而是径直表现人与天斗。全景和细节都有足够的视觉说服力,特效场面比比皆是,但几乎看不到令人出戏的塑料质感道具和不符合重力规则的运动效果。物境营造此片的最基础部分,是《流浪地球》最硬气的所在。


在原著基础上点一把火:一是人物设置父子、祖孙等关系,赋予形象和性格特征,赋予了亲情的温度;二是把百年后的科幻场景与今天的北京城、与具体的现实世界缝合,强化观众的情感代入和情感认同;三是强化了中国视角,体现了大国的自信,同时呈现不同国家人民共同面对人类灾难的场景,营造了人类命运一体感;四是增加宇航员刘培强驾驶空间站“点火”土星的情节,把整个故事推向戏剧和情感的高点。


有待打通最后一公里:要说余味,可能并不强烈。情感线还可以更突出;一些台词和细节还不精当;价值观还不够有冲击力;原著所展现的,生存现实巨变对人类伦理的挑战,影片还没有呈现。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 董阳

来源:“中国电影报”微信公众号(2月1日)

(点击阅读原文)


《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科幻元年”是如何开启的?


《流浪地球》由三千张概念设计图、一万件道具以及无数搭建实景支撑起来,是脱离了五毛山寨抠图特效、可以直接对标好莱坞一线工业水准的“流浪地球”奇观,是屹立于冰雪大地上的庞大转向发动机,是被冰封的地标,是木星那只填满整个地球天际的“大红眼”。经由这场“奇观”磨砺而出的制作队伍,也为中国此后的科幻电影工业发展提供了富有经验的生力军。


从《战狼2》到《流浪地球》,从冷锋到刘培强,透过吴京,我们似乎能够窥见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叙述“中国”方式上的转变。这才是打开“中国”的恰当方式。这正是中国科幻元年开启的方式。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杨宸

来源:“海螺社区”微信公众号(2月10日)

(点击阅读原文)


科学设定、剧本等不及格


全片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利用木星弹弓效应时,发动机受木星引力影响停止工作。这是对整个地球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的无情藐视。开卡车居然是非常了不得的技能,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都没有,这没法接受。在发动机的附近没有建设备品备件库,非得千里迢迢用卡车运输,没法接受。人工智能居然可以点火烧掉,没有联网没有数据备份,烧掉摄像头就可以干掉人工智能,诸如此类设定完全没法接受。冲击波能够用1000马赫的速度推开地球,这个地球还能保持基本结构,没法接受。


豆瓣网友 左丘失明(2月5日)




刘慈欣回应《流浪地球》热点问题


问:有网友质疑影片中一些科学设定让人无法接受,您怎么看?(央视新闻客户端网友)


刘慈欣:确实里面的很多设定不是太严格,甚至是BUG。这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受拍摄技术的限制、故事的需要。比如打掉摄像头确实不能把人工智能毁掉,你要表现毁掉人工智能的话,是有办法的。典型的就是《2001太空漫游》里面,毁掉人工智能很专业,航天员进到电脑的主板上,把存储芯片一块一块拔下来真的就毁掉了。可在《流浪星球》里,你让吴京去这么干,那电影的时间可能要拉长很多。所以在遵守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又保证电影的可视性、可看性。


来源:中央电视台(2月10日)

(点击阅读原文)



《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为国产科幻影片的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缩小了我国与好莱坞同类电影的差距,对探索国产类型电影创作、推动中国电影创新升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部科幻题材影片为何会引发观众如此浓厚的热情?

影片传递的价值理念为何会引起广泛认同?

影片体现了我国电影工业化的哪些进步?

影片还有哪些不足有待改进?

中国电影如何更好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请留言吧,听你们评,期待不一样的声音。


我们将于下周汇总公号1-2月所有篇目的热门精彩微评,拟向前十名赠出《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一二期新刊2本哦~


共同祝福拍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中国好电影。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选编:何美 李维娟 莎莎


- 延伸阅读 -

名家纵横:文艺高峰之路

《红海行动》:中国大片的新境界(张德祥)

打造主流的大众电影文化—评电影《湄公河行动》(尹鸿)

饶曙光:中国电影新现象与新发展

彭涛、秦琼:呼唤中国科幻大片

从《头号玩家》看影游深度融合的电影实践及其审美趋势(陈旭光 李黎明)

2018中国内地最卖座电影TOP10,你也都看过吗?

中国电影缺五种故事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


客官,请留步,给个好看再走呗


点这里,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