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2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 2023-06-30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23年第2期 总第89期


专题策划:美学与艺术的对话

编者按】美学与艺术之间原本就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无论在实践层面、研究层面、抑或是教育层面,两者之间都是不可分割、互动共进的,联系当前中国艺术与美学的发展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探索美学与艺术的对话基础和交流机制,本刊特约请三位专家学者,以各自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研究线索,讲述美学与艺术两者的前世今生、未来的使命责任。


论美学研究从“文艺美学”到“艺术美学”的发展之路/高建平


内容摘要:美学原本就与艺术学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它在很长时期里都是艺术研究的核心。由于这个学科名称在东亚的汉字翻译,以及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使得对于“美的本质”的研究在中国美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20世纪80年代“文艺美学”的提出,对于这种研究状况构成了重要的补充和调整,在美学研究的发展和文艺学的美学转向这两个方面实现了双赢的效果。当前,艺术研究一方面有着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与美学脱钩的倾向。加强美学与艺术学的结合,倡导艺术美学,对当前发展艺术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学 一般艺术学 文艺美学 艺术美学


文艺美学:中国与世界互动中的独创语汇及其复杂关联/张法


内容摘要:文艺美学是改革开放后学术上的独创语汇。文艺美学,建在有中国现代性之初中国与世界互动而产生的新创语汇“文艺”和“美学”之上。文艺是中国以文为核心的艺术体系与西方以艺为核心的艺术体系互动的结果,美学是中国的美体现在天地的普遍之中和西方的美体现在典型的艺术之中互动的结果,文艺一词也有作为艺术整体的文与艺和文之艺的文艺学两种走向。文艺美学体现为两种方向,学科体系上的文之艺的美学和体制结构上的文与艺的美学。文学美学的进一步演进,一是在文学定义上,区别于改革开放前的文学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美学上对文学定义,从文学是审美反映,到文学本质在审美特质,到美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二是文艺学的两个走向,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即以审美意识形态为主,文化研究也与美的普遍性相关。文艺美学,与之前的文艺和美学、与之后的审美意识形态一样,都有表层逻辑不通和深层学理甚通的特点,这也是中国语言传统“散文(浑言)不别,对文(析言)须别”的虚实关联结构与西方语言的“定义清晰,逻辑一贯”的实体-区分结构之互动的结果。“文艺美学”一词内蕴、关联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容。


关键词:文艺美学 中国与世界互动 不通与甚通的统一


通向他界的同盟姿态——强化艺术与美学的互动机制/黄宗贤


内容摘要:本文致力于探究艺术与美学的生产关系及其对于人的价值旨归,指出二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互动共进姿态,并阐明在其价值追求与运作机制上,存在着“作用于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回应现实性需求”的共性。联系当前中国艺术与美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艺术—美学”的传承与发展,应该从身份建构、培养模式、学科设置以及中国式理论话语体系等方面去完善,并通过强化两者间的这种互动机制,从而担负起社会批判、文化批评与学理建构的责任。


关键词:艺术—美学 身份建构 生产机制 中国式学术体系


中国文艺2022(二)

2022网络文艺:凿开通路,点亮星空/胡疆锋 刘佳


内容摘要:2022年度中国网络文艺保持着直面困境、从容稳健的优雅姿态。现实题材网络文学成果斐然,剧集创作“破圈”,类型多样,故事设定网感十足,短篇网文和微短剧占据着行业风口,网络动漫激活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在线演出持续火热。网络文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跨媒介叙事和“一鱼多吃”的开发模式逐渐成熟,“出海”势头迅猛,网络文艺评论汇聚起磅礴力量。在观察当下的网络文艺时,我们既要重视现实题材,更要关注现实品格,揭示出“发疯文学”“疫情文学”“废话文学”的“通话膨胀”风格所蕴含的文化症候,在网络文艺的传播中摆脱“煤气灯操纵”,建立有效连接。


关键词:2022网络文艺 网络文艺评论 优雅 网感 连接 煤气灯


△阅文作家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毛巧晖


内容摘要:2022年民间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既有学科建设的宏观思考,也有对不同地域、群体个案鞭辟入里的阐述,尤其是在民间文学文本研究、对民间文学文学性的反思与讨论、本土学术话语的梳理,以及民间文学当代价值的探寻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缺失与不足。虽然难以一一铺陈所有的研究成果,但这些领域的研究概貌呈现了本年度民间文学在固守本学科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所取得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2022年民间文学 文本 文学性 本土语汇 当代价值


2022书法:笔墨当随时代/吕文明


内容摘要:2022年的中国书法聚焦主题创作、人才队伍、内涵发展和学科建设等重要问题,着力改变书法发展方向,提升学术层次和社会影响,进一步彰显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真谛。其中,书法展览注重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书法创作自觉回归传统、回归经典、回归自然。对于人品和学问的重视已经成为书坛的重要发展趋势,书法家既要注重个人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当代书法发展要充分体现时代价值,既要努力探寻古代文字和书法的重要价值,又要强调汉字的规范化和准确性书写。书法成为一级学科,是当代书法之幸,表现出书法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升,但实际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书法学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向着文化的,而不是艺术表现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2022书法 主题创作 人品 学问 一级学科


2022话剧:“阵痛”与“破局”/徐健


内容摘要:2022年,中国演出行业遭遇了疫情以来最为严峻、最为复杂的防控形势,经受了种种突如其来、难以预测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不确定性这个最大的变数中探寻话剧生存与发展的路径,如何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期间依然让观众感受舞台、剧场的温暖与力量,这一年,话剧工作者用他们的坚守、付出、执着,给暂时处于困境中的演出市场注入了信心与希望。努力克服、积极应对特殊时期排演、巡演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年的中国话剧从主题创作、小说改编、线上展演、拓展演出渠道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用智慧和行动跨越疫情带来的“阵痛”,以各自富有成果且值得尊重的艺术实践,留下了求新、求进、求变的探索足迹。


关键词:主题创作 文学改编 线上展演 中国话剧 2022话剧


△话剧《红高粱家族》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理论探索

“诗本位”并非“诗画高低论”——中国古典诗画关系再探/袁俊伟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诗画关系有一种“诗本位”现象,即以诗为中心探讨诗画关系。从文化层面而言,诗是中国艺术的文化高位乃历史实然,“诗性”成为了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依归和标准,有时“诗性”甚至惯用为“情性”代名词,于是“诗性”就是主体维度的艺术本体论概念。从艺术层面而言,中国古典诗画关系是平等的,诗画艺术都在各自功能层面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走向诗画融合,所以好的诗画作品兼具“写意和写实”“写景和抒情”等功能,无有遮蔽。“诗画一律”是中国古典诗画关系的核心观念,“诗本位”现象并不妨碍诗画在艺术层面的平等,并且自觉走向“诗画融合”的中国艺术史发展潮流。


关键词:诗画关系 诗本位 出位 媒介功能


创作探赜

意外的审美惊喜——庞白诗文读后/云德


内容摘要:一个南人北相的媒体人,不为时尚与功利所动,出乎意料地写出别具情调的温情诗文,给人带来某种久违的、完全归属于诗歌的、扑面而至的亲切感。诗人善于捕捉身边细小的物象,能在庸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发现隐藏于各种物象背后的生命的真谛,其诗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能在情景交融中去感悟人生哲思,诗中不时有奇思妙想,能在恬然、沉静的生活观察中开掘出汉语特有的诗性美。


关键词:庞白 诗文 赏析


“山河之美”的中国影像书写/王楚


内容摘要:“山河之美”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中“应该展现什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它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共同构成了艺术表达中的中国之美。“山河”既是可视的风景,又是承载土地、故乡、家国的文化意象,与“新主流电影”互为表现的媒介,并与“新主流电影”在文化内涵上相互印证。自然的“山河”通过银幕的媒介化,成为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文化的代言,是构建中国式影像书写的一种诗意方式。


关键词:山河之美 新主流电影 风景 影像书写


△电影《长津湖》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名家专访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访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家陈伯海/采访人:《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陈伯海简介:1935年生,湖南长沙人。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社科规划办“七五”“八五”“九五”期间中国文学学科专业评审组成员。撰有《唐诗学引论》《意象艺术与唐诗》《中国文学史之宏观》《文学史与文学史学》《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严羽和沧浪诗话》《中国文化之路》《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回归生命本源——后形而上学视野中的“形上之思”》《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等专著多种,主编《唐诗学书系》八种900万字以及《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上海文化通史》、《中国诗学史》(七卷本)、《中国文学史学史》(三卷本)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自传统至现代——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一文于1998年获评首届“鲁迅文学奖”,其余著作及论文十余种先后获省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另专著《唐诗学引论》经韩国学者李锺振译成韩文,于2001年由韩国“人与书”出版社出版并获韩国学术院奖,个人亦于2008年荣获上海社科院颁发的“上海社科院建院50周年杰出学术贡献奖”,并于2022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第15届“个人学术贡献奖”。个人撰著曾于2015年辑成文集六卷本问世,并于2022年增补《余思录》一卷。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3年第2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2期的封二


中国文艺评论家


傅道彬



1959年生于吉林省蛟河,祖籍山东阳谷。1991年破格晋升教授,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之一。现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宁波大学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黑龙江省文学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等。曾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文联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务。


其在先秦文学、《周易》研究、文艺理论、原型批评上多有建树,被称为“意趣独到的文学批评”。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著有《“六经”文学论》《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晚唐钟声》《诗外诗论笺》《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歌者的乐园》《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文而化之》《日出岐山》等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学术成果先后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入选人员”。曾先后到日本、中国港澳地区及内地多所大学讲学,担任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2期的封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团体会员巡礼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17年6月13日,现有主席团成员8名,理事29名,会员330名,其中中国评协会员29名。评论范围涉及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12个艺术门类。


协会成立五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和文艺评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会员服务管理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关注文艺领域重点作品、热点现象,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开展文艺评论工作,确保文艺评论始终在场、主动进场。组织了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自治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系列展演作品的评论研讨工作,组织电影《远去的牧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情满天山》《平凡英雄》、电视剧《都是一家人》《美丽家园》等作品的评论研讨工作;参与庆祝建党百年大型舞剧《张骞》、音乐剧《守界人》、话剧《林基路》《金色的胡杨》,以及历届新疆电视春节晚会、主题音乐会、杂技晚会的评论工作等;组织参与《觉醒年代》《长津湖》等优秀作品评论;开展“以艺战疫”、脱贫攻坚主题文学作品和摄影美术展的评论工作。推荐优秀文艺评论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新疆日报》、中国日报网、中国文艺网、光明网、中国文艺评论网等媒体发表;编印出版图书《新疆文艺评论作品选》。


加强人才培养和文艺评论队伍建设。举办“文化润疆沃天山”——新疆高校师生文艺评论大赛,举办多期全疆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和网络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推荐会员参加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全国文艺评论传播专题培训班、全国音乐评论人才培训班、全国舞蹈评论人才培训班等。


加强外联,拓展平台。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旅厅、各大文艺院团及相关文化产业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为文艺评论工作者观影、观展、观看各类舞台剧目提供便利条件,为开展理论研究和评论创作创造条件。深入新疆重点高校的文艺院系开展调研;吸收了一大批高校专业教师入会;在新疆大学成立新疆文艺评论基地。


申请文艺援疆和文化润疆项目。承办中国评协2018年在新疆举办的全国民族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新疆艺术的美学特色”研究项目获得中国评协经费资助;与福建省评协、广东省评协联合举办第三届福建省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暨闽粤新三省区文艺批评学术交流活动,等等。


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赴基层开展文化润疆工作。五年来,分别赴乡村、农牧区、社区、军营、学校等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慰问、培训、文化共建活动。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2期的封底


首届长江文艺论坛海报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月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 2018中国最美期刊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维普网全文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全文收录(zgwypl.com/zz/)




—END—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wyplzg@126.com



【欢迎关注▽】


···要不再看看···

《中国文艺评论》严正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各期

2023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1, 2023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