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南,假期又传喜报!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4-09-29


凝心聚力 奋楫笃行

暨南师生 锐意进取

潜心科研 再创佳绩




我校教师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

创新大赛中斩获5项全国奖


7月27-31日,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决赛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暨南大学教师团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我校出征的5个教师团队均获得佳绩。



本次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于2023年11月启动,分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七大类别,全国32个赛区、1200余所高校近10万名教师参加,经校赛、省赛,最终1700余位教师提交的438门课程进入全国现场决赛竞拼。


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邢锋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副校长翁健、张小欣全力指导备赛,强化培训指导和赛前鼓励,本科生院教师发展中心和各相关学院积极为参赛教师做好全方位保障,共组织70余次研讨和培训。学校各领域专家团队无私奉献,反复指导参赛团队,总结课程教学创新成果,凝练教学创新模式和方法,打磨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在比赛过程中,我校参赛主讲教师及其团队勇于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集中体现了我校本科教学建设改革和创新成果,彰显了暨南大学教师的风采。




我校学子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

安全竞赛全国总决赛获一等奖、创新单项奖


2024年7月20日至21日,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总决赛于在四川大学举行,暨南大学两支代表队分别获得一等奖和创新单项奖,总成绩全国排名第六,华南地区高校排名第一。


我校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主任助理魏林锋老师指导的暨南大学Xp0int战队获全国一等奖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网安战队获CTF(工控)领域创新单项奖(该领域全国获奖仅2项),魏林锋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据悉,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全国大学生竞赛目录中国家一类赛事,是教育部唯一一个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领域的A类比赛。本次大赛采用了多元化的比赛形式,包括CTF解题赛、AWDP攻防赛、综合渗透赛,以及创新安全应用开发的Build环节,全面检验了参赛队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内容涵盖了可信计算、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车联网安全等多个前沿领域,模拟了真实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提升了比赛的实战性和挑战性。决赛赛制包括AI可信计算Build环节、工控安全&车联网安全、AWDP网络对抗和综合渗透模式,汇聚了国内高校大部分网络安全战队精英,全面考验了参赛队伍的综合实力。




王通课题组联合重庆公卫陈耀凯课题组

发现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新机制


近日,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通课题组联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公卫)陈耀凯课题组Journal of Infection杂志联合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omic crosstalk between viral and host factors drives aberrant homeostasis of T-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ll death in HIV-infected immunological non-responders”的研究论文。该大型队列研究历时6年,合作团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系统揭示了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抗病毒免疫应答、慢性炎症以及T稳态之间的分子生物学联系,发现HIV-1整合酶mRNA(p31 mRNA)是唯一在免疫重建不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高表达的HIV-1病毒基因



该研究从不同层面阐释在INRs中,虽然HIV-1病毒复制已经被抑制,但是HIV-1储存库DNA仍可表达包括p31 mRNA在内的CA-RNA,这些病毒基因与宿主间的交互作用诱导抗病毒免疫应答相关炎症,从而使CD4+ T细胞同时发生高度增殖和凋亡,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免疫重建不全。该研究为免疫重建不全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可能的评估手段。


暨南大学和重庆公卫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唐圣权和重庆公卫鲁雁秋主治医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通研究员和陈耀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州市创新领军团队项目等科研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3445324000859




孙雪松/何庆瑜团队在Cell reports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揭示细菌耐药新机制


近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化系孙雪松研究员/何庆瑜教授团队在细菌耐药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相继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中科院一区,IF: 8.8,1篇)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IF: 13.6,2篇)上。孙雪松研究员与何庆瑜教授为三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庄建鹏、钟泰然和博士研究生房祖业分别为三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暨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上述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健康和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传统的抗生素已经失去原有的治疗效果,解决细菌耐药问题刻不容缓。研究团队通过生信分析结合体内外实验发现并确证了大肠杆菌的一种巴豆酰转移酶YjgM,并利用定量修饰蛋白质组学鉴定了YjgM的关键底物-转录因子PmrA,PmrA通过结合在磷酸乙醇胺转移酶EptA以及糖基转移酶 PmrK/ArnT基因启动子区域促进其表达,进而提高细菌外膜脂多糖(LPS)的脂质A修饰水平,最终导致细菌对多黏菌素产生抗性。该研究揭示了巴豆酰化修饰在细菌对"最后一道防线"-多黏菌素耐药性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调节作用,为耐药菌的防治提供了新视角。



同义突变(synonymousmutation)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无功能的,因为它并不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该研究揭示了长期被忽视的同义突变对细菌耐药性调控机制,为系统阐明细菌耐药性发生和发展过程提供了新思路。以上成果于2024年5月5日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研究团队同时关注耐药菌在环境中生存以及传播的分子机制,发现低浓度的药物诱导的耐药菌相对敏感菌在无抗生素环境下具有竞争性生长优势。这项研究标志着团队在耐药性细菌在无抗生素压力环境中传播的动力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提示调节BMVs的产生和干预细菌菌群间竞争有望成为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新策略。以上成果于2024年5月5日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何庆瑜教授和胡会芳副研究员团队

揭示了LncRNA编码的

新蛋白质驱动肠癌转移耐药的新机制


近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何庆瑜教授和胡会芳副研究员团队成员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最新 IF: 12.4)上发表论文,深入研究探讨了lncRNA编码的新蛋白质PRDM16-DT在肠癌转移和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CRC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有望向临床转化。暨南大学何庆瑜教授和胡会芳副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团队发现,转录因子FOXP3可以转录调控PRDM16-DT的表达,同时PRDM16-DT通过和HNRNPA2B1相互结合,抑制CHEK2的外显子的跳跃,产生L-CHEK2剪接变体。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揭示,L-CHEK2可促进E-cadherin的表达及分泌并激活成纤维细胞,进而触发了成纤维细胞分泌MMP9再次促进肠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该研究同时筛选到了可抑制PRDM16-DT表达的药物Cimicifugoside H-1,并通过细胞及动物水平验证了该药物可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并逆转CRC化疗耐药,为未来临床上实现逆转肿瘤耐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www.thno.org/v14p3317.htm




孟辉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电解水锌醇空气电池

高效催化剂重要成果


近日,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孟辉教授团队通过原子取代、结构对称性改变以及原位电化学重构等方法,系统地调节了正交/立方混合相二硒化钴催化剂dz2+ dx2-y2轨道的电子填充,优化了反应中间体的吸脱附,并用于混合电解水和锌醇空气电池。该成果以“Orbital Occupancy Modulation to Optimize Intermediate Absorption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in Water Electrolysis and Zinc–Ethanol–Air Battery”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孟辉教授、加拿大工程院孙书会院士、王楠老师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叶燕婷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由暨南大学独立完成。



该研究提出通过原子取代和结构对称性改变来调节正交/立方混合相二硒化钴材料(Orthorhombic/Cubic-CoSe2,o-c-CoSe2-Ni)的轨道填充,从而优化其吸脱附能,展现出卓越的电催化乙醇氧化活性(j10=1.31 V)。该工作发现调整材料的dz2+dx2-y2轨道填充能够优化其反应中间体吸脱附能力,进而影响其催化活性,这一思路有望将其应用于其他催化剂材料中并推广到其它各类小分子有机物氧化,为新型混合电解水和锌醇空气电池的开发提供了具有前景的催化剂设计策略。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2618




郭团团队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发表电池原位监测研究邀请综述


近日,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郭团研究员受邀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期刊发表了“OperandoBattery Monitoring: Lab-on-Fiber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Technologies”(基于“光纤实验室”的电池电化学原位传感技术进展)特邀综述论文。郭团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生薛小斌和韩喜乐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当前,科研人员越来越关注先进的光纤电池原位监测技术。通过在电池内部集成高灵敏度光纤传感器,实现电池的智能化、高安全性和长寿命要求。该文系统介绍了基于“光纤实验室”的电池电化学原位检测技术进展,详细展示了在过去十年世界范围内,这种先进的原位监测技术在新型电池研发和全寿命周期状态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储能动力学过程中光学信号与荷电粒子之间的作用机制,电池内部荷电状态(电量)、离子动力学、电解质浊度、电解质溶解/沉淀、锂枝晶生长原位测量方法及其对电池智能化的重要价值。


郭团课题组长期聚焦于先进光纤传感器在电池安全检测与性能评估领域的机理创新与技术应用,在该领域发表Nat. Commun.(4篇)、Light Sci. Appl.(4篇)、Adv. Opt. Photonics、Energ.Environ.Sci.、Laser Photonics Rev.(2篇)等权威期刊SCI论文150余篇,入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教育部特聘教授,获得国际IEEE仪器与测量学会颁发的2018年度科技奖和2022年度最佳应用奖,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62035006)和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编号2019TX05X383)等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lpor.202301298?af=R




关贺元/卢惠辉教授团队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关贺元教授、杨铁锋副教授、卢惠辉教授领衔的光波导混合集成与微纳光电器件团队在异质混合集成光电器件领域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并发表题为“Efficient Electrical Extraction of Nonlinear Response and Large Linear Dynamic Range Implementation in MoS2/BaTiO3Hetero-Integrated Photodetector”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被光学工程学科的高水平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影响因子11.0)收录。


(异质结器件结构和原理示意图)


集成光电探测技术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极端条件下探测器的可靠性问题日益凸显,弱光下表现优异,强光下则易饱和吸收,导致成像失真和“致盲效应”,并引发热效应和过流问题,加速老化。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在前期关于混合集成实现高性能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铁电BaTiO3和层状半导体MoS2异质混合集成策略,基于二次谐波产成(SHG)效应,显著提升了器件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的光响应,弥补了单一材料的不足。此外,结构非对称的BaTiO3可以基于SHG将强功率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波段,再被MoS2层吸收并提升光电流。这一发现为近红外探测提供了新的可能,尤其在克服强光致盲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和暨南大学等项目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lpor.202400445




王吉壮/李丹教授团队Angew. Chem.:

模板辅助引导硅基微马达组装用于

增强细胞操控


近日,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王吉壮/李丹教授团队在前期光驱动硅纳米线马达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基于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结构的光磁复合硅基微马达。通过能带结构优化将磁性金属Ni引入MIS结构的一体化构造,在保证优异光电化学性能的基础上,增强了方向的操控性。此外,磁性元素的引入也为合理化磁组装提供了条件。以光驱动硅基马达作为基础组件,研究团队创新性的开发了微洞阵列模板辅助的磁组装策略实现了多种结构的硅基微机器人的合理化组装构建,并展示出增强的细胞操控性能。相关工作以“Template-Guided Silicon Micromotor Assembly for Enhanced Cell Manipul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



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基于MIS结构的硅基光磁复合微马达。在可见光激发下,通过光电化学反应触发的自电泳实现自驱动。利用该微马达的磁性特征,通过简单的洞阵列模板辅助实现了微马达组装以构建多种结构的微机器人。这些组装的微机器人展示了增强的细胞操控能力,包括多细胞运输、深洞挖掘和精准定位。该工作所提出的马达作为基础组件合理化组装以及模板辅助的组装方法对功能微机器人构建及应用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该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暨南大学化材院研究生高宇昕和欧乐妍,通讯作者为王吉壮副教授和李丹教授,暨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香港大学唐晋尧教授课题组也参与研究。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计划和暨南大学等项目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5895




陆伟刚/李丹教授团队Angew. Chem. Hot Paper:金属有机框架脱水诱导簇固结

用于筛分己烷异构体


近日,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陆伟刚/李丹教授团队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单晶到单晶(SCSC)转变有趣的固态相变过程,报道了一种新型的MOF材料,实现了在大孔相和窄孔相之间可逆的SCSC结构转变。大孔相受热脱水诱导簇固结,导致窄孔相通道收缩,可用于对单支链和双支链己烷的完全分离。这种由外部刺激引发相变行为并伴随结构的明显变化,通过通道的收缩和扩张,在分离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设计和合成可见结构转变的MOF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研究成果以“Dehydration-Induced Cluster Consolidation i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Sieving Hexane Isomers”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202403209),并被编辑选为Hot Paper。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化学与材料学院博士生江志杰和王莹。



该研究成果报道了一例具有独特动态相变行为的锌基MOF,通过脱水诱导的簇固结导致通道收缩,成功实现了对单支链/双支链己烷异构体的筛分。这项工作强调了动态固态相变在具有挑战性的分离过程中的重要性,为开发具有动态行为的MOF及其在非热驱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3209.




宾德善&李丹团队Angew. Chem.:空心硫化物壳层结构精确调控助力高温钾电池


近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宾德善/李丹团队通过精确调控空心硫化锌/碳纳米复合物(h-ZnS@C)的外壳厚度,获得了研究壳结构-储钾性能关系的模型电极材料,研究并揭示了空心颗粒壳厚度与储钾动力学、稳定性间的关系。在基于构效关联机制的认识下,通过合理调控壳层结构,获得了适用于室温及高温环境下的高稳定高容量储钾负极。该工作以“Shell Modulation of Hollow Metal Sulfide Nanocomposite for Stable Potassium Storage at Room and High Temperature”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德国应用化学,IF=16.6)上。



本研究获得了适用于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高比容量长寿命储钾负极,提供了一种构筑不同壳结构空心颗粒的有效手段。同时,本研究还提供了独特的模型电极材料,直接揭示了壳层厚度与储能性能间的构效关系。当前空心结构颗粒在储能、催化、吸附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备受关注,因此本研究将为如何设计和调控空心颗粒的壳层结构,充分激发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提供重要借鉴。


硕士生陈润航为本文第一作者。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计划和暨南大学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2402497




王伯光教授团队在《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环境与气候学院王伯光教授团队在气象和大气科学领域学术期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omplexities of peroxyacetyl nitrate photochemistry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 in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珠三角地区不同大气环境下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光化学的复杂性及其控制策略。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王伯光教授团队硕士生刘涛,通讯作者为王伯光教授和王瑜博士。



PAN是光化学烟雾的指示物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相较于臭氧较为充分的研究,目前对于PAN的综合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期一年的多站点同步观测来探讨PAN时空分布、化学来源和控制策略


此外,PAN和臭氧的生成等值线对比证实了联合防控的可行性,即针对臭氧的VOCs和NOx的减排比例同样适用于PAN,无需额外减排来控制其生成。最后,源解析模型PMF与MCM联用的模拟结果表明,溶剂使用和汽车尾气是PAN前体物VOCs的主要来源,其中C7–C9的芳香烃和C4–C5的烯烃是珠三角地区PAN生成的主要贡献VOCs物种。这项研究加深了我们对PAN化学的理解,并为其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建议。


本研究依托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广东省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开展,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612-024-00669-3


祝贺他们!

祝贺暨南!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来源 | 暨南大学新闻网

文案整理 | 洪佳恂

编辑 | 刘倩颖

执行统筹 | 陈晗章

执行编委 | 李雨桐

校对 | 陈国琼

初审 | 李梅

复审 | 苏运生

终审发布 | 陈龙


投稿邮箱 | 151876960@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暨南大学,我们来了!

运精神比奖牌更耀眼!暨大严海滨,为你骄傲!


为赢得佳绩的他们,点亮“赞”“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暨南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