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院本科生杨欣宜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东林生命 东林生命 2023-09-28


       近期,工程技术1区(中科院分区)国际著名综述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IF 9.062)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pharmacology,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cutellaria-specialized metabolites”的学术论文。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9级本科生杨欣宜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徐志超教授为通讯作者。


文章简介

唇形科黄芩属植物种类众多、全球分布,已报道超过360种,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黄芩属物种作为草药用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如黄芩、半枝莲为《中国药典》收录。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中成药在新冠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黄芩是中药防治新冠中最常用的原料之一。黄芩和半枝莲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等)和二萜类化合物(新克罗烷型二萜)。目前,黄芩植物野生资源过度开发种质资源的退化已不能满足化学提取和临床使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及微生物高效合成高价值活性成分是重要解决思路

本论文系统整理了黄芩属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及分布,梳理了黄芩属植物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病毒、抗癌等药理作用,综述了黄芩属植物多组学、黄芩苷等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了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的黄芩属物种系统进化关系;预测并绘制黄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调控网络。最后,我们提出多组学指导的关键酶的定向进化及分子辅助育种手段从根源上解决黄芩属植物资源及其药用品质问题。


第一作者简介

杨欣宜,女,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9级本科生,加权成绩 88.56,专业排名第 4,目前推免至浙江大学。曾获得牵手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三等奖、“挑战杯”省级一等奖、“互联网+”省级二等奖、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并曾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



心得感受

大二下半学期加入徐志超老师课题组,作为成员参与大创项目“参与西红花苷合成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的催化机制及进化研究”。在实验阶段,发现生物合成的神奇之处 —— 一个小细胞就是一个微缩的合成工厂,在学姐的指导下开展西红花中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的功能及催化机制研究、黄芩属植物新克罗烷型二萜催化酶的挖掘及功能研究等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综述一篇。

该文章的顺利发表得益于整个课题组的共同努力。在徐老师、高冉冉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王瑀老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悉心指导和田丽霞老师(贵州大学)的帮助下,由我、王晓童师姐、王婧师姐和Syed师兄共同完成。在选题阶段,徐老师主张以整个黄芩属物种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其药理活性、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等研究进展,并结合课题组的生信优势,绘制黄芩属物种系统进化关系及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等,为文章整体框架奠定基础。在化学成分与结构的梳理解析部分,高冉冉老师一丝不苟的对100多种结构来源一一校对,并在一次次的讨论中,耐心的为我调整写作思路。在活性成分的药理部分,田丽霞老师提供了很多引用文献和宝贵意见,为文章增加可读性。王晓童师姐负责的转录因子部分和王婧师姐负责的进化关系部分也都是经历一次次修改、润色,成为了文章的亮点。同时也要感谢外籍Syed师兄对文章的语言部分一字一句细心的调整和修改。

本篇文章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有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进化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这也让我意识到团队的高效配合是十分必要的。生物学领域的内容是通汇贯通、相辅相成的,一篇文章顺利发表背后是许多人的共同努力。

最后,我非常感谢也十分荣幸能在徐老师课题组进行学习,老师们和师兄师姐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各种问题使我受益匪浅。加入实验室一年有余,我的收获不仅仅是实验技能的提升、科研软件的使用,还有科研思维的一点点积累。这次经历也让我对未来的科研之路充满期待,再次感谢老师们和师兄师姐们对我的帮助和鼓励!



往期推荐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三好学生标兵聂佳萌

优秀学生分会 | 强化活动“后”机制,聚力打造具有“生命”特色的学生会组织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三好学生标兵杨紫淑

喜报丨我院在黑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喜获佳绩

编辑|蒋长志审核|石凯文 张秋慧监制|王鸿皓 胡益旖 黄嘉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