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省教学名师 | 扎根实践沃土,做力耕不辍的师者

春风化雨的 南京邮电大学 2023-09-05

扎根南邮

他深耕实践的沃土

用心浇灌学生成才

他是省教学名师

肖建

从踏入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肖建老师就潜心实验实践教学,全身心投入第二课堂。他是创新实践中“一根有力的标杆”,以第一指导教师的身份指导学生获得了包括全国电赛最高奖“瑞萨杯”、研究生电赛一等奖、“研电之星”第一名等国家级奖项4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肖老师不仅对竞赛学习给出具体的指导,他还不断创新完善实践教学的培养体系,让更多同学在良好的体系里得到锻炼。作为多项竞赛的负责人,肖建老师起草实施了南邮《电子设计与创新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务处统一领导下,梳理构建电子设计创新教学平台与课程体系,组织多次暑假集训、冬令营、模拟竞赛和国/省赛选拔培训等组织与授课教学,参训学生在多项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中屡创新高。



扎根实践,创新一线教学

肖建老师曾说:“生动有趣的实验实践教学能为同学们打开一扇通往创新的大门”。

实践创新这四个字深深地刻在肖建老师的教学理念中。肖建老师所教授的课程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让学生动手是他的教学习惯。肖老师认为实践的理念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就应该体现,面向大一年级的同学,他今年新开设了《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基础》课程,在大一学生学完C语言以后,趁热打铁,把C语言基础和正在学习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让同学对学科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纸上谈兵,这是肖建老师提到的学习的大忌。学校在电工电子实验方面提供了众多支持,教研团队的实力也十分强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实践基础。但仍旧有部分学生习惯于在纸上或者软件中进行仿真设计,而当真正动手去尝试或调试一个实际电路时,就会陷入困境。“想要提升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只有把手动起来!”。

肖建老师是实践的代言人。他不仅鼓励学生动起手来,在教学改革上肖老师也大胆实践。

数字电路教学改革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他的“筹谋已久”。技术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随着国家迅速发展,数字电路发展十分迅猛。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也逐渐难以跟上时代技术的发展。深知教学应与时代接轨,才能向着更远的目标进发,肖建老师紧跟时代,阔步走在了全国数字电路改革的前列。早在2000年前后,南邮老一辈一线教师便已经开始做出改革尝试。2016年,肖建老师及其教学团队的改革开始在试点实施,现如今已经普及到全部上电工电子实验课的学生。

改革是发展的源泉,想实现教学良性发展就必须将改革落到实处。以往部分电工电子实验中所使用的芯片是集成度比较低的芯片,教学改革首先从这方面入手,从低集成度的芯片到集成度比较高的可编程器件,采用可编程器件FPGA,引导学生学习集成电路设计的最基础的语言,硬件描述语言,让学生们掌握新的软件平台和设计工具来做实验。在另一方面,加入了更多科研内容,把学科竞赛题目中的核心模块简化成课堂中的实验内容。在竞赛中才能一窥究竟的前沿技术,经过这番消化与加工,成为了课堂教学内容。这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从某种方面来说,同样是竞赛选拔的一次创新。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老师们有一个习惯,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具都是由自己设计的。朱震华老师设计的实验箱,便于携带,功能全面;郝学元老师设计的芯片测试仪,能更快捷地为同学们提供结果……不满足于自制教具,为了让学生们做实验更加方便,老师们更是积极探索了一种线上实验新模式。受实验室开放时间以及实验室数量的场地限制,学校不能给所有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场地进行实验。在成熟的网络技术支持下,肖建老师及教师团队做了一个原型机。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实验室设备,连接服务器,就可以去控制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远程实验箱,远程编译电路,控制和获取设备所测量的参数,完成实验。在疫情期间,这套自制的远程控制设备和教学团队采购的远程实验系统,为正常教学的进行提供了莫大的帮助。除了老师自己动手,部分学生也参与到教具的制作中来。电子实验室墙上挂着的环境感知系统便是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通过GPS的信息获得精确的时间和地点,获取温度和湿度。看似只是一个小小工具的设计,却是一次绝佳的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

自研远程实验系统

肖老师不仅希望学生可以做实践的人才,他更希望学生全面发展。“希望大家在学习之外,全面评估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有意识的去补充和强化,特别是与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肖建老师指导学生,总会遇到一些能力非常强,但缺乏沟通能力的同学,这让肖建老师十分痛心,他语重心长地说,“只有打开自己的门,才能真正了解和接纳世界”。不管是将来是继续深造,还是掌握技能走上社会,肖建老师都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做全面发展的人才。



精益求精,深耕科研竞赛

肖建老师主攻嵌入式系统,他的科研方向与许多竞赛的研究内容比较契合。“教学和竞赛,这两者相辅相成”,对于肖建老师来说,一线教学者和竞赛指导者,这两个身份并不矛盾,在许多方面他们是相通的。在实验课堂上会遇到许多竞赛的好苗子,只要学生愿意,肖建老师就会推荐他们参加竞赛。当然参加竞赛的学生不只是上过课的学生,竞赛生源来自全学校,他们通过听讲座,在群聊中添加联系方式,甚至到办公室自我介绍等方式报名参赛。这份双重角色赋予肖建老师更多使命。从不占用上课时间,也不耽误竞赛时间,为平衡这两者,肖老师牺牲了大量精力和许多个人时间,但他仍旧活跃在教学一线,乐在其中。

一场竞赛花费的时间远不止赛场上屈指可数的高光时刻,竞赛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资金、场地等客观条件已经不成问题,然而指导教师团队的人选是面临的一大关。许多竞赛并非短期项目,而是周期性延续的,让人心力交瘁,指导教师们所付出的心血也难以用酬劳来衡量。

即便如此,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成立是每位老师自愿加入的,目前指导教师团队成员稳定,近十位核心教练不计酬劳地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般在每年11月份进行选拔,在该年的寒假会进行冬令营的集训。春季开学之后将会连续举办几场积分赛,题目完全由指导教师团队自拟,并且检验打分。5月份进行组队,7月份所有的教练和学生要一起进行夏令营集训。而这只是一场竞赛的时间安排,最忙的时候会有六个竞赛同步进行,可以想象一个奖杯的背后有着教师团队多少心血的付出。他们被称作追梦人背后的造梦团队,他们献身教育事业,奉献已经成为这群老师的习惯,无论多累,在需要时他们总会出现。

图中右1为肖建老师

肖建老师提到,竞赛的指导老师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邀请的,不同学院的老师拥有不同的学科技能和教学风格,比如通信工程与信息学院的老师,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会倾向于通讯方面。博众家之所长,集群英之荟萃,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指导能力。

作为多项竞赛的负责人,肖建老师带领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训练。他与同事共同研发了学科竞赛培训新模式,首先从低年级的学生中进行选拔,开设专业任选课《电子设计创新基础A/B》。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进行选课,在基础打好之后,再开设更加深入的讲座,如果能坚持下来,会被推荐参加校赛选拔,以及冬令营和夏令营集训,最后一路进阶到省赛,甚至是国赛。这种训练模式,其他学校也在推广。正如教学改革部分提到的,把竞赛的知识点细化成平常课程里的内容,把课程不断打磨和优化,用充满魅力的知识吸引更多同学来参加竞赛。通过不断积累基础知识,适应不同比赛的特点,同时个人能力也不断提升,竞赛和课堂结合到一起,效果出色。



良师益友,走进学生生活

作为一名竞赛指导者和宣讲人,肖建老师经常以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见面,但想要与学生真正地沟通交流,一场两三百人的讲座并不能做到。肖建老师的社交账号中有一个接近3000人的群聊,群成员是历年参加电赛的同学,尽管有些学生已经毕业好多年了,但仍旧保持着联络。在这个群聊里学生们可以找到肖老师的联系方式和老师交流,也可以约时间到肖建老师的办公室,和他当面沟通。

作为老师,他力所能及地与每一位同学交流,但肖建老师学生数量巨大,并非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肖建老师希望同学们多主动一点,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同学放松下来,聊聊当前的困难和想法,拉近与老师的距离。除个人沟通外,肖建老师经常召开组会。组会的形式很新颖,肖建老师从不给组会设置主题,同学们聚在一起聊聊最近状况,如果有困难再一起商讨解决方式,比起例行公事的工作会议,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

提及印象深刻的学生,肖建老师想到两位学生。第一位同学性格沉稳,很耐得住性子。四天三夜的比赛时长对于选手来说是非常紧张的,这名同学却总是早早入睡,他能在比赛最后一刻安静地编程,在慌张局面中临危不乱,做好收尾工作。那年他们团队获得了国家一等奖,而这位同学现在也成为了某芯片企业的核心骨干。高超的能力成就了他,强大心态更是巨大加持。另一位同学家庭相对贫困,有一年的学费是肖老师帮忙垫付的。“我说,没关系,你工作以后还给我就好了”,这位同学在肖建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竞赛中屡次获奖,得到的竞赛奖金还给了肖建老师。

在学生们眼中,肖建老师也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肖建老师桃李满园,在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许多优秀学生专访中,都提到了对肖建老师和对他的感激之情。“肖建老师非常支持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虽然每天都非常忙,但只要你跟他说需要什么,他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直博港科大的学姐方月彤这样说。

图中右1为肖建老师

“把自己教授课程研究清楚,透彻学生的学习规律,创新讲课模式和教课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到教学名师这个称号,肖建老师十分谦虚。他认为南邮有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他们踏实认真,不断更新教学知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但因为名额的限制,并不是每位优秀教师都可以入选,但他们同样是值得赞扬的好教师。一个名师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教学团队,在创新一线教学的路上,肖建老师以及他身后的教学团队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作为老师,能够把一门课上好,能够得到同学的认可,已经是很大的满足了。”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教导下翻越一座座峰峦,不断地攀登更高的山峰,看到更美的风景,这对于肖建老师来说就是教学生涯最大的收获。



教学、科研、竞赛

他是睿行致远的航标

播种、深耕、收获

他是力耕不辍的师者

春风化雨 润物有声








文案|高佳琪

采访|樊昱辰 高佳琪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编辑|梁玥瑶 杨筱宇责编|饶清强点亮“在看”,点赞省教学名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