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名师 | 建教育基业,培中华之才

诲人不倦的 南京邮电大学 2023-09-19

教师节师者如光 虽微致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荣获教学名师

坚守的是教育的初心

转向人才培养

肩负的是更大的职责

沈建华教授,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教学工作,致力于一线教学工作30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1门,主持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1门,主持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门,主持中国大学慕课国际平台课程1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20余件,培养毕业研究生100余名。

今天让我们走近沈建华老师,探索他在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育人路上:是老师也是学生
TEACHER'S DAY

1993年,沈建华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通信线路专业。当时正值国家邮电大发展之际,南京邮电学院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比达到了1:7,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去往骨干电信企业工作。但是沈建华作为团支部书记和本专业学生中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当学校要求留校任教时,他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开启了教师生涯。任教期间,沈建华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持之以恒地在专业领域内不断探究深造,他先后获得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晋升副教授,2014年晋升教授。

沈建华老师认为,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需要边学习边成长。回忆起初为人师的日子,他说:“90年代初刚刚走上讲台,尚没有多媒体手段,因此练习工整规范的板书是基本功。后来慢慢有了胶片幻灯机、电脑及投影机等多媒体手段,也是倒逼自己不断学习。”沈建华老师总结,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用合适的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手段教授给学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沈建华老师为学生细心讲解

人类社会从农耕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现在已经走入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生存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缺的能力之一。近年来,网络环境飞速发展,沈建华老师意识到教育不能一味沿用传统方式,应该积极拥抱变革,依托学科专业的建设成果,建设更多更新更好的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因此,沈老师带领团队率先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设了《光纤通信系统》《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部署》和《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等课程。这些课程大都来自沈老师团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沈老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中,注重在与先修课程(如《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基本原理有机衔接基础上,有机融入个人及团队的科研成果,同时加入目前国际国内现网中的案例和应用等,帮助同学们在学习基本原理基础上熟悉最新的应用,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求真务实、自力更生、勇于创新等课程思政元素与知识点有机融合。在线资源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满足在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数字技术缩小区域间的差异,推动终身学习和实现教育平等的重要途径。

目前,沈建华老师给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光纤通信系统》(全英文)和《通信技术综合实验》,给留学生开设《Optical Communications》,给研究生开设《光接入网》和《先进光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等。

沈建华老师指导学生

沈建华老师尤其注重本科阶段的教学和培养。他认为,本科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基础和重要的阶段,学生们应该注重打好基础。打好基础,不仅是指掌握基础知识和在基础课获得好的成绩或绩点,更重要的是理解相关的知识及其内在逻辑联系。本科生王心怡眼中的沈老师,授课时专业不失风趣,对于知识点深入浅出,课堂氛围轻松又活跃,同时为人亲切,常常与学生深入交流,关心大家的生活学习。对学生们来说,沈建华老师既是治学严谨的老师,更是可以敞开心扉的朋友。

目前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都非常完备,充分体现了从基础到提高或应用的阶段性,往往需要同学们能够有由点到面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为更高层次或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则需要更多的内驱力,不是简单为了尽快发表论文以达到毕业条件,或者是到企业实习获得一定的经验,而是需要在拥有较高英语水平以及较强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全面且系统地掌握特定领域内的工具及知识。“我尤其鼓励研究生参加本领域的国际会议并进行大会报告,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同学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沈建华老师说。

本科生王宁称:“我的毕设是STITP的延伸项目,沈老师是我的STITP导师,也是我毕业设计的老师。”沈老师指导毕设非常耐心细心,不仅在通信理论上给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同时还向王宁提供了工程上以及经费上的支持,得以让毕设顺利快速的完成,同时也申请了优秀团队毕设进行省内评审。最终,王宁同学的团队获批了江苏省本科优秀团队毕业设计。

教学名师:是荣誉更是肯定


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

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家虚拟教研室

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江苏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沈建华老师拥有数不清的“头衔”和成就——他不仅担任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负责人,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负责人,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江苏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负责人,兼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线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照明学会数字灯网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而且被评为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带头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多年来,沈建华老师牢记自己的初心,把上好课教好学生作为本职,在夜晚和周末等多数人用来休息的时间内,充分利用时间完成科研活动。他告诉学生们,“科研本质上是探索未知,要保持好奇心,及时了解最新的国际国内同行进展。科研团队的工作要聚焦主流方向,突出团队协作。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单枪匹马挑重任已不现实,需要团队作战。”既是团队,便存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沈老师常常鼓励大家要学会制订合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尽可能和与自己同样优秀或更优秀的人多在一起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非一味模仿别人或按照别人的习惯学习。沈老师的许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及科研过程中锻炼了科研能力、工程能力,甚至有机会在国际会议上和中外学者进行探讨,获得了足够自由的科研空间。

对于能获得“教学名师”这个称号,沈建华老师觉得非常荣幸,这份荣誉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多年前,有一位前辈对他说过当老师的三个境界:第一层是职业,把教书当成谋生安家的基本;第二层是事业,把教学当做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事;第三层是伟业,是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才,守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初心。沈建华老师呼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把为国家培养人才作为目标,以教研为桥梁,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一定能实现”。

身份转变:教育不止于授课

沈建华老师目前主持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面工作,包括拟定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教学研究等等。

人才培养是高校核心任务中排在第一的要务,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就高校人才培养做出重要指示。对于现任职务,沈建华老师称,身处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核心部门,第一感觉是责任重大,如何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落实好,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任务是首要考虑的。其次就是如何结合当前社会经济技术各方面的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把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的招牌擦亮。

在创新创业方面,学校构造了全员覆盖、逐层递进、三创结合、多方协同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除了必修的《创新与创业管理》等代表性课程外,还有大量的创新类实践课程模块和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沈建华老师觉得创新创业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去做,去实践。他告诫学生,“很多事只有自己去尝试了才能理解和体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值得继续往下做,别人说的永远是别人说的。”

本科生王心怡称:“大二大三我准备保研的时候心理压力特别大,但沈老师始终给予我正向的肯定,指导我进行科研及文献撰写,最后发表了一篇会议论文,领我进入了科研的大门。”对王心怡来说,从开始准备保研到最后拿到心仪课题组的录取通知书,期间多次在自我否定和焦虑的边缘游走,是沈老师长期的开导以及协助帮她摆脱了这个困境,让她对未来规划更加明晰。

沈建华老师与学生合影

“作为一名老师,言传与身教同样重要。”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经济技术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可能会对未来人类生存发展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沈建华老师认为,除了传授知识和教会能力外,教师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些内容很多都不是在书本上能够学来的,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学术背景,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方式和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让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沈老师对知识的渴求钻研,以及无论何时都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无数学子产生着深厚影响。

“我将继续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服务广大师生。把服务广大师生、为学校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沈建华老师对工作始终充满热爱与激情。

南邮作为“华夏IT的摇篮”,在80多年办学历史中涌现了大批杰出人才,为国家信息通信创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沈建华老师希望并期待广大南邮学子不断奋发向上,树强国之志,积强国之智,建强国之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TEACHERS’ DAY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祝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节日愉快、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文案|高  睿

采访 | 高  睿图片|田  野  受访者提供编辑|李一杰责编|饶清强点亮“在看”,为投身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沈建华老师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