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 《现代外语》2016年第5期目录、摘要

现代外语 语言服务 2021-04-26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哦!

《现代外语》2016年第5期


目  录
语言学


二语研究及其应用


前沿研究


书刊评介

摘  要
通用认知能力在概念结构映射中的作用


南京大学   张   翼


提要通用认知能力可以消解概念结构的灵活性与语法结构线性特征之间的张力,产生双指现象。时量词在双指结构中可以修饰动词和名词宾语。名词宾语必须包含背景化的事件过程和时间维度,使得时量词在修饰动词的同时,能够通过参照点关系与事件名词对应组合。整个结构在范畴化的作用下得到允准。对于双指现象的分析在理论层面说明概念结构的映射也要受到通用认知能力的制约,通用认知能力可以消解映射中的冲突,在经验层面也揭示了双指作为一种错位现象的深层机制和特征。

关键词:概念结构、语法结构、通用认知能力、双指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重叠性和互补性


济南大学  丛日珍    仇   伟


提要:预设研究发展中形成了语义与语用两个研究视角,双方“泾渭分明”:语义预设将研究范围限定于语句/命题内部语言形式,语用预设则为考察语句/命题外说话者的预设。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发展与突破,利用文献考察法究探两者真正干系。研究发现:“预设”的存在明示着两者的重叠性,表现为有共知特征和可取消特征的相交共相性及两者间一定的相切依附性;“语义”与“语用”术语的不同引发其间互补性,凸显为语义预设的语义稳定特征和语用预设的主观认知动态特征相离交融。本文认为,采用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双视角来理解自然语言的做法将更加实际、辩证。关键词: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共相性、依附性、交融性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的会话分析


山西大学  张艳红   于国栋


提要:基于102个汉语日常交际中自然发生的恭维及其回应语的序列,本文使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分析了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结构模式以及此模式中恭维内容的所属范畴。研究发现,汉语言语交际中返还恭维的回应模式具有“对比恭维”的结构特征,而恭维内容则有相同、相异、扩充等三类范畴。出现上述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恭维接收者在回应恭维时优先选择了中国文化中“贬己尊人”的文化准则。与Pomerantz提出的英语恭维回应语模式相比,“对比恭维”结构模式是汉语恭维回应语所暗含的特有模式。关键词:恭维回应语、优先原则、贬己尊人、会话分析

生成建构视角下反致使动词的事件语义限制


山东大学  赵立霞


提要:本文借鉴词汇语义学对事件结构的研究成果,以生成建构论为框架,通过句法手段推导反致使动词的事件句法结构, 来解答该类动词是否含有致使者论元以及该语义论元是否决定致使转换等问题。研究发现反致使结构中没有语态中心语,但是存在蕴涵事件致使性的轻动词vCAUSE, 所以该类动词含有隐性致使者角色且该角色具有非施事性,这一结论的理据性可通过诊断相关附加语的句法分布得到验证。该研究还认为致使者论元不能直接决定致使转换,这证实了生成建构论对论元的语义角色由其句法位置及其与功能语类的关系确定的假设。关键词:施事、致使者、生成建构论、词汇投射论

汉语名词短语左分枝提取的语段理论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  王世龙
提要:Bošković(2015)结合语段、抗局域性、语段不可穿透性条件(PIC)等理论对复杂名词短语限制现象(CNPC)做出了分析,进而推广得出复杂XP限制原则(X≠非作格动词)(CXPC)。经研究,本文发现汉语存在名词短语内部成分的提取现象,作格动词、被动结构和中心语合并结构中领有名词可以得到简单提取,但不能进行深层提取,这也符合CXPC理论。汉语动词结构VP之上没有vP时,还可有其他扩展投射AspectP等最高短语,那么,这些最高短语即为语段。移位过程中,领有名词跨越VP,移位到其上的语段的指示语位置,这一过程符合PIC,且没有违反抗局域性,因此是合法的。而深层提取时,必须先移位到语段NP的边缘位置,此移位违反抗局域性,因此不合法。关键词:语段、作格、被动、中心语合并、左分枝提取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意义分形思想


河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赵文超


提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架构折射着语义分形思想特征,然而这一点并未在学界得到应有的注意。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意义分形思想进行梳理和探讨,着重介绍该语义分形思想的发源和内涵,梳理概念意义分形的表现环境、手法和资源,讨论评析概念意义分形思想对认识系统功能语言学整体理论架构的重要意义。文章希望对汉语及其他非英语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语义研究有所帮助和启示。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意义分形、扩展、投射

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母语者评判英语外国口音的比较研究


扬州大学   薛小姣
提要:本研究通过实验比较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中国英语中的外国口音的评价情况。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比英语母语者更包容英语中的中国口音;2)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低水平组比高水平组更包容英语中的中国口音;3)以语料中的音高变化范围为主的声学分析结果表明,音高变化范围对受试评价口音起重要作用。研究为我国英语口语测试的评价和研究提供启示。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外国口音评价、二语水平

中国学习者英语词汇识别机制的发展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   马   拯
提要:本研究采用掩蔽启动实验,用历时的方法,从词汇识别的自动化加工和正字法表征的发展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识别机制的发展。研究发现: 1) 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后,被试词汇识别的自动化加工显著发展,说明对二语学习者来说自动化是一项完全可以习得的技能,是外语教育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2) 被试的正字法表征虽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未达到“精致、准确”的地步,说明正字法表征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词汇识别的自动化加工与正字法表征的发展步调并不一致。关键词:词汇识别、自动化加工、正字法表征、掩蔽启动实验

英汉双语者对“物体计量”的释解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  张晓鹏


提要:本研究采用词汇扩展和语法判断任务,探讨第二语言习得对英汉双语者物体计量释解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英语条件下,英汉双语者与英、汉单语者偏向形状对复杂物体进行释解;2)英语单语者偏向形状对简单物体进行释解,中等水平英汉双语者和汉语单语者偏向材料,高水平双语者则无明显偏好;3)英语单语者对物质的释解无明显偏好,但汉语单语者和英汉双语者依赖于材料对其释解;4)影响双语者对物体计量释解的主要因素为其隐性名词可数性知识模块;5)在汉语条件下,双语者对复杂物体和物质的释解与其在英语条件下一致,但对简单物体的释解偏向于材料。本文认为,第二语言习得影响人们对物体的释解。关键词:语言与思维、物体计量、释解、英汉双语者

中国学生英语时间状语从句的语序分布与概念迁移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李锡江


提要:本文基于“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2.0版)”探讨了二语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与母语概念迁移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学生英语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总体上受到母语概念负迁移的影响;2)迁移作用在口语和书面语输出中差异显著,前者尤为突出。这可以从二语学习者在不同的输出任务中对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提取程度差异得到解释;3)概念迁移对由不同连词引导的从句影响程度不同。这是由空间顺序象似性、时间顺序象似性、句法凸显性以及语义等因素交互竞争导致。关键词:二语习得、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母语概念迁移

 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调查

 

上海海事大学   穆从军

 提要:外语界许多专家指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不足,强调学生思辨技能的训练和研究,但对学生思辨习惯的研究和培养认识不够充分。本研究通过对某高校英语专业四年级73名同学进行思辨倾向性问卷调查和英语写作思辨质量测评,发现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关键缺在思辨习惯的养成,尤其是质疑的习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自信心比较欠缺。反映到英语写作上,问题主要出现在思辨精确度、宽度和修辞自洽度方面。具体而言,学生欠缺抽象概括和分析判断能力,论证缺少论据,论述肤浅,不能从相反或多角度考虑问题,读者意识不强。关键词:思辨能力、思辨技能、思辨倾向性、英语写作

定向动机流

——二语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


天津理工大学   常海潮


提要:定向动机流(Dörnyei et al. 2014, 2015)是二语学习动机理论新概念,指能够引发和支持长期行为的强大驱动力。本文首先阐释定向动机流之构成维度,然后指出这一概念对于二语学习动机理论之主要贡献。文章强调,该理论框架对于外语教学和动机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外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人化外语教学;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者宜从动态角度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多维度、跨学科及多层次综合考察。关键词定向动机流、动机、全人化教育、外语教学、动态系统


新闻话语研究的概念、视角和议题

 

浙江工商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杨   娜

 提要:新闻话语研究是近年来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重要课题。依据近年来国内外新闻话语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本研究发现新闻话语分析不断走向多学科化、语料库辅助化、多模态化的趋势。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仍以语言学和意识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批评性分析框架为主,较少学者从言语交际视角出发研究新闻话语的语用特征。本文提出新闻话语中的言语行为、立场表述交际过程和人际关系分析是未来新闻话语研究的新议题。关键词:新闻话语、批评话语分析、概念、视角、议题

本文来源:“现代外语”公众号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该公众号。



《现代外语》稿约1. 本刊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术期刊,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现代外语》编辑部负责编辑,每年六期。

2. 本刊欢迎以下领域的理论性、实证性和综述性论文:理论语言学、语音学与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教学与测试、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词典学、语言哲学、外语教学等。此外,还欢迎介绍相关学科最新动态的新书评介。研究性论文篇幅应控制在9 000字以内,综述性文章应控制在8 000字以内,新书评介(限最近两年内国外出版的语言学新书) 不超过4 500字。本刊尤其欢迎具有独到见解的原创性研究。

3. 稿件审选及录用说明:(1)本刊参照国际惯例,严格实行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并根据匿名评审意见决定录用与否;(2)力求高效率处理稿件。投稿3个月之内若未接到稿件修改意见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4. 对录用的稿件,本刊不付稿酬。届时将寄送作者该刊2份。5. 投稿方式有二:(1)进入本刊网址(http://xdwy.cbpt.cnki.net) 注册后,直接投稿和查稿;或(2)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页(网址:http://www.gdufs.edu.cn),然后依次点击:学科学术(正上)/ 科研单位(左下)→学术期刊→《现代外语》。


语言服务微信号:Language-service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详情可回复“投稿交流”了解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