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迷雾背后的平壤(二):志愿军墓前的“金家焦虑”

大西洋鳗鱼 大西洋鳗鱼 2021-02-20

成为鳗鱼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第二个「大西洋鳗鱼」→主页右上角“三个点”→设为星标


这是大西洋鳗鱼的第184篇原创。

抱歉,今晚是事隔9个月,姗姗来迟的朝鲜第二章。


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是一个典型的思维发散,天性散漫的人,这些人格与特质有利于我的创作,但也因此我的很多系列游记,正处于多年待填坑的状态,但请相信我,坑一个个都会填完,包括远古时期发的那三篇印度游记。


想到补这篇朝鲜文章,是因为前不久“伟大领袖”去世的新闻又传得沸沸扬扬,而我一开始就不置可否,甚至直接批评过大众信息素养的缺失。




朝鲜5天的实地旅行,在我头脑中编织出一张非常密集的信息网,我仍然有非常多的感想还没有表达。在全网朝鲜游记已泛滥的情况下,我去年那一篇游记还能获得近百万的阅读,重点在于:


朝鲜目前的跟团旅游,是一个非常程序化的固定旅游项目,基本就是各个景点的排列组合,万变不离其宗。不会让你外国人看的东西,99.9%的团也不会让你去看。


朝鲜官方每年每月每日投喂给游客的就是那么点东西——那些景点,建筑,广场。甚至那些导游话术,其实也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大部分人写朝鲜,是写不出什么花的。


车开往志愿军墓时路上的照片,平壤内和平壤外是两个世界。出了平壤,导游时刻嘱咐不要拍照——因为“会昌不发达的,所以不要拍”(原话)。图三是大巴播放的朝鲜式文艺节目,很有特点。


由于无法自由行,无法自由探索,这也一直是前些年我按住没去朝鲜的原因。


就是因为从前的那些千篇一律的朝鲜游记(绝大部分就是猎奇式,只讲现象不讲分析),令我低估了朝鲜实地旅游带给我的背后的庞大信息量。


欢迎来到朝鲜第二章。部分前序已经在朝鲜第一篇讲述。读本篇前,请一定先阅读这篇文章迷雾之后的平壤,让我尴尬而紧张


被孤立的人极度缺乏安全感,极力抓住中国这个“朋友”与“伙伴”。


这一个感悟也是本文的主题,在旅程前两天,我一直不停的细微觉知,直到在第三天参观抗美援朝志愿军墓的时候,我对此点的感受达到了高潮。


抗美援朝志愿军墓离平壤有两小时的车程。上图为墓地所在地理位置。




上两图是我们这一代人耳熟能详的两位英雄——黄继光与罗盛教,小学课本上均有专门课文讲述。






毛岸英烈士的墓碑前,所有致敬与鞠躬,均为强制。此外,严格看住个人,如果靠近墓碑会被立即制止。

如果你不鞠躬,导游就一直不可思议的看着你。




若有人因为身体不适,或者因为自己的个人意识形态,对于那场战争的必要性有所怀疑,从而对鞠躬有所抵触,朝方导游的反应都是较大,且有明显的疑惑不解。


在此我想插入一句的是:作者尊敬所有为祖国捐躯的英烈。只是旅行过程中的鞠躬不鞠躬,作者更偏向于认为这是个人的选择。

不鞠躬,不代表不尊敬,不代表不爱国。

不鞠躬,也可以用献花,敬礼等礼仪来代替。


在外国的土地,在自费的旅游行程里,不应对一个人一定要做什么事情,进行强制与价值判断。


那一天,小许导游的反应特别的大:“咦,那个女孩子,你怎么不来鞠躬,这可是你们中国的英雄啊。”


这种显而易见的,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着急的举动,让我回想起了过去两天经历的很多细节。鞠躬以外,更令我产生浓烈兴趣的是:


中国人对不对抗美援朝的中国战士鞠躬,朝鲜人比中国人还在乎,


这是为什么呢?


毛岸英烈士墓碑周围,是一圈中国捐助的纪念碑,多以个人或机构名义立碑。


发生在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朝方称“朝鲜解放战争”),令中朝两国用鲜血凝结下了革命的友谊——这是从小到大两国的教材都在普及的一件事情。新生的中国对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与牺牲。


随着1991年冷战的结束,随着当年战争中朝方最大支持者苏联的解体,随着中国融入以单极化和市场经济为特点的全新世界体系,也随着朝鲜越来越孤立于这个冷战以后的世界体系,不同的国籍以及不同的人群,对这种紧密友谊的必要性,开始产生了怀疑。

部分人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与正义性也产生了些许怀疑。


我们的国家,在过去几年,也屡屡响应相关组织,为推进“半岛无核化”,为了保障我国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也对朝方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联合制裁



毛岸英烈士墓碑周围,是一圈中国捐助的纪念碑,多以个人或机构名义立碑。


可以看到,这种对那场战争的怀疑与动摇,这种对“紧密友谊”重视度的回落,对于追求人民富强,当今已经融入并力求更紧密融入世界体系的中国,没有特别大的威胁性,动不了根本。


但这种怀疑,对朝鲜则是一件动摇国本的事情。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就没有现在的north korea政权。所以这场战争,是朝鲜,乃至是那个家族现在继续存在的正义性之根本。


也正基于此,在此次朝鲜旅行中,有唯一一个令我反胃,甚至想中途退出场馆的景点——它的名字叫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这个场馆几乎比安放金日成、金正日遗体的太阳宫还要金碧华丽。这个场馆对于朝鲜战争的意识形态刻画极度赤裸裸,浓得化不开。


那个场馆的最后展区,同样是诸多朝鲜战争里牺牲的中国烈士,那仿佛是声嘶力竭的在示好中国,看,你们曾经这么牺牲过,我们过去,现在,将来,永远是最好的同伴。


你,永远不能抛弃我。


即使,可能,那是一个无底洞与炸药桶。


把中国人拉到抗美援朝烈士墓瞻仰,是朝方更想做的事情,意义不在于中国人自己想参观(事实上,一代有一代人的回忆,如果说中老年团对这个景点有必去的情结,从我所在的团来看,大部分人对这个行程的评价很一般。)


中国人表达对朝鲜战争中中方牺牲者的尊敬,像是给朝鲜的定心丸——这是我们友谊的基础啊。


朝鲜旅游的很多细节,导游传输的话术,其实都表达着这个观点。


一、中国人一定要支持我们,我们是永远的朋友。(背后的意义其实是我没有朋友,我还很危险,你是我唯一唯一的朋友)


二,独立自主,全世界都不要干涉我们,我怎么管理我的人民是我们朝鲜民族自己的事情。(这个情感中国人应该能理解的,因为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强调的,但迫切性远没有朝鲜这么强。其实1990到1998年的中国人,对这种宣传特别的熟悉,因为那时候确实国际环境很差,类似现在的朝鲜)。


“外交多边化,世界自主化”,表演结束前的这些文字,皆是朝鲜发自内心的声音——不要干涉我们,不管我们浪潮多么滔天。文艺表演如此的承载政治诉求,无外乎这个大型体操表演的名字,从民族主义的《阿里郎》变成了《人民的国家》



三,强调自己是同一民族国家,从没侵略其他国家却屡次受他人欺负,希望和平统一。


四,希望中国支持朝鲜的统一政策,希望中国人民在国际上多给声援和支持。希望中国人理解,同情,支持朝鲜。(以上皆是导游所讲原话)。


导游的话术,来自政治部门的传达。


这些话,这些反应,无不在表达着一个隐秘却无比清晰的事情:


“他”很没安全感,那家人把中国当成是溺水时的救命稻草。所以在某一年中国配合制裁,禁朝煤进口时,朝中社写的那一篇中文社论,言辞极为的激烈冲动。


他们格外在乎中国人的看法,尽管中国普通游客事实上左右不了当局的对朝方针,但朝方的很多旅游安排,其实是旨在转化与促进中国普通民众的亲朝思想,想让民众影响当家者,从而促进当家者更亲朝


这听起来并不太现实(在中国很难实现),而种种举动行为却无不反映着,他们就是这么想的,也正在这样做。


中国人游客,占朝鲜境外游客的绝大多数。这个小心翼翼限制重重的旅游生意,除了赚取珍贵的外汇,还有一个目的则是拉拢人心,促中亲朝。


只不过已经和世界接轨的,特别是新一代的中国人,真的会信服,会受这些看上去其实蛮幼稚的举措的影响吗?


在手机屏幕前的你,会吗?


朝鲜第二章到此结束。



朝鲜应该会写五篇,关于“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令我反感的原因,关于我们此团导游的特殊背景,我会在朝鲜第三篇中交待清楚。


本文可以配合2017年前后,朝鲜中央通讯社多次官方发表社论,痛骂中国“迎合美国制裁朝鲜”,甚至批评中国搞“修正主义”的几篇文章来理解,相关文章皆是中文(且朝中社的中文水平竟然流利生动得出奇,感染力极强),所以阅读很方便,从中你或许能更加理解朝中关系如今的微妙之处。


感谢您点“好看”,欢迎您转发,给予作者更多原创的动力。

若您希望继续阅读更多境外实地旅行的第一手深度观察,也请您关注我的账号。

 

 

-  相关文章  -

在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委内瑞拉”,提取阅读《崩坏的委内瑞拉:那些散落在拉丁美洲的星光与尘埃》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鳗鱼和他的朋友们」知识星球。

鳗鱼现在大部分的原创内容已经只发在知识星球,欢迎来星球做客,结交六大洲有趣有料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