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子研究》2023年第5期(总第199期)目录

孔子研究 孔子研究杂志
2024-09-1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专刊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任剑涛丨天何言哉、天人相分与天人之际:儒家人学的复调结构       

                   

孙 康丨西学视野下先秦儒法间所谓“德治”之辨 


徐建勇 王成丨胡安国《春秋传》民本思想精义钩沉 


王化平丨民本与人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新解 


王群韬 安建峰丨元代晋东南社学型文庙探源——以碑刻资料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杨朝明丨《孔子家语》与中华文明研究新视野


李伟丨“文”“儒”会通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动力


张才圣丨孔子思想的“共同体”意涵及其时代价值 


吴文新丨公道民本:融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本体基础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李竞恒丨孔门封建考:论孔门为模拟封建关系组建的小共同体


宋化玉丨“君主本位”还是“君子本位”:论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两条线索


邹莹丨“以德致位”——荀子的政权正当性理论


●海外儒学

刘世明丨《尚书》诠释与朝鲜王朝的治国之道


葛文峰丨《论语》在欧洲早期汉籍书目中的著录及意义


张士杰丨儒学日本化的政治伦理向度探微——以荻生徂徕之论“学”为例


天何言哉、天人相分与天人之际:

儒家人学的复调结构

任剑涛




摘要:儒家人学旨在对“人是什么”做出回答。这一回答,循宗教与世俗两个向度展开。以前者论,神(天)人关系构成一条主轴;以后者言,人的德性本质构成另一条主线。理解儒家人学,需要同时沿循双线索进行交错观察。从总体上讲,儒家人学起自宗教溃败与政治勃兴之际的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危机。因此,神(天)人关系成为儒家人学的一贯主题。由于儒家人学形成于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让其成为政治失序的一种人学反应结果。儒家人学由此充分呈现出积极作为的人,如何应对“天不言”情况下的行为主动性建构的特质。直到政治失序危机过去,神(天)人关系再次成为关于人是什么的平衡性主题的时候,儒家人学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方才水落石出。如此,儒家人学在天何言哉、天人相分与天人之际的三个复调主题上,呈现其完整结构。

作者:任剑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以及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西学视野下先秦儒法间所谓

“德治”之辨

孙康




摘要:所谓儒家主张“德治”与法家主张“法治”,是20世纪初西方法理学在中国刻意建构二元对立的概念范畴的结果,“先秦法家反‘德治’说”与中国古代法哲学的实际生态相抵触。“敬德保民”是先秦儒法二家共同的思想渊源。先秦法家反对过分强调忠、孝、贤、行等个人品德,是反对泛道德主义,而不是主张非道德主义。先秦法家的反儒家倾向及西方法理学对道德和法律关系的争论,直接导致“先秦法家反‘德治’说”在近代中国的产生与流布,梁启超等人为此负有责任。“德”是先秦儒法二家共同诠释的概念,法家倾向于将“德”视为物质,从“德”的衍生意义看,其反对的“德”是私德而非公德。其始终倡导与追求“治”,即稳定的统治秩序,不支持暴政,而是提倡最基本的政治道德以作为约束恶政的条件。为此,法家尝试重构“德”的内涵,将“法”作为表征,提倡更加高效的“法治主义”以迎合富国强兵的总目标。近代西学对中国法学界的“斧凿”,以“德治”为适例,必须予以反思与破除。

作者:孙康,法学博士,山东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教育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文明史。



胡安国《春秋传》民本思想精义钩沉

徐建勇  王成




摘要:胡安国对《春秋》经文的注解,深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在《春秋传》中,他不但指出《春秋》“以三纲为本,以民事为要”,而且反复劝谏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方可邦宁。一是“重民力,役有时”。对于《春秋》经文中书写记载的民间徭役、军事演练和操习等事,胡《传》主张人君不仅要慎用、爱惜和保存民力,更要用民以时,不可肆意侵占农时。二是“急民事,谨天灾”。胡《传》常通过“天人感应”的天灾谴告说,告诫人君要心系民事,重视和关心民生民命。三是“赋税任其宜”。民之税赋方面,胡《传》以轻征薄敛为原则,认为国家应当根据不同时宜对民征收与返还,以恤民隐。

作者:徐建勇,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王成,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



民本与人性:“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新解

王化平




摘要:学界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释义渐有趋同之势,但仍有分歧。实际上,“不可使知之”句中的“知”当作知晓解,不宜破读。此知字之意涵和《墨子经上》对“知”的定义相同,在与“民可使由之”相对立的语境中,“不可使知之”句中的“知”含有采取强力手段或空洞说教使人知晓的含义。“民可使由之”句肯定了民智足以知“道”、人性之向善,“不可使知之”句若含有“民愚”之义,则与之矛盾。因此,此章反映了孔子基于民智与人性的深刻治国思想,与孔子的民本思想一以贯之,既无“民愚”背景,也无“愚民”思想。

作者:王化平,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



元代晋东南社学型文庙探源——以

碑刻资料为中心

王群韬  安建峰




摘要:自唐代确立“庙学一体”制度后,最基层的文庙(庙学)设于州县,一般不在县级以下区域修建文庙。晋东南地区的乡村文庙现象,似与礼制不符。稽考相关碑刻资料可知,元代兴建的社学是这类乡村文庙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学舍—礼殿”并存的形制格局,实质上是一种兼有文教与祭孔功能的社学型文庙。元代晋东南社学型文庙的礼仪空间多采用“二公十哲”祀位模式,并仿照州县庙学举行“释奠之礼”。从类型上看,社学型文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学校文庙”。

作者:王群韬,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祠庙与传统文化。安建峰,九三学社晋城市委会副主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历史文化。



《孔子家语》与中华文明研究新视野

杨朝明




摘要:《孔子家语》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书”:若论其在中国思想与中国智慧中的价值,可以说罕有其匹;如论其在中国学术史上遭到的怀疑,亦堪称首当其冲。但是,近代以来出土的简帛文献证明,《孔子家语》确为先秦旧籍。鉴于《孔子家语》的内容、体量及相关学术问题,其价值绝不在“四书”之下,完全称得上“儒学第一书”或“孔子文化第一书”。《孔子家语》最为直接的价值,就是增加了数量庞大的可以利用的重要文献资料,以资印证校验《论语》等早期典籍文献的记载。在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孔子家语》“伪书”案的终结,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也是对历代学者研究得失的一个很好检验。

作者:杨朝明,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儒”会通与优秀传统文化

“两创”的实践动力

李伟




摘要:“文”“儒”会通的文化基础在于对“人”的价值肯定与“人本”精神,这不仅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底蕴。因此,其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强调“文”“儒”会通,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更加贴近“人民性”与“时代性”,进一步指明文艺创作的价值方向;另一方面则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开辟更为深广的实践道路,从文化传承、创作精神与人本价值等方面,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参与到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时代实践中。更为关键的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性”,坚持“人本”精神的“人民性”,贯穿文艺创作研究实践中的“创新性”,将这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加高远的时代精神推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

作者:李伟,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学史。



孔子思想的“共同体”意涵及其

时代价值

张才圣




摘要:孔子思想之“共同体”意涵,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仁”“和”“礼”是孔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核心、实践理想和实现途径。孔子“共同体”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国际合作要坚持“和合思维”,反对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排他主义;全球治理要倡导“仁政思想”, 反对以武力威胁解决争端;国之相交要遵循“底线原则”,拒绝利益至上的利己主义;倡导“和而不同”的发展模式,推动全球治理的合理变革以及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作者:张才圣,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国际关系。



公道民本:融通马克思主义与

中华文化的本体基础

吴文新




摘要:天人合一观是一种由内而外、从人到物的同心圆式整体观,从逻辑上内蕴着公道民本的社会历史整体观,强调了“公”与“民”对于国家社会特别是文化发展的深层根基和价值依据。“公道民本”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一脉绵延,成为中华民族理想社会的灵魂而一以贯之,不仅在先秦到隋唐 诸子百家中处处可见,更在宋代以降的中华气学、理学、心学、实学等学派思潮中愈益凸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中,实践第一、世界整体性、真理与价值相统一、人民创造历史及人的自由发展等基本原理,都与中华文化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求真至善、民为邦本、人皆尧舜等基本精神相契相通。如此,“公道民本”作为一种凸显人民性的社会历史价值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遇、结合之后通过复杂的交会而实现融合、贯通及至新生的本体基础,成为中华文明新形态和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本体基础。

作者:吴文新,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孔门封建考:论孔门为模拟封建关系组建的小共同体

李竞恒




摘要:孔子教授门徒,并非只是后世意义上的“教育”或“教学”活动,孔门本身就是模仿封建时代君臣、宗法关系建立起来的小共同体。孔子“师”的身份,最初源自掌管领土、属民、军队的封建贵族,此类“师”在金文中多见。“夫子”之称,也源自早期军事贵族,周代多有领主被称为“夫子”。“弟子”,则源自宗法组织中有血缘关系的子弟,和宗族首领之间为君臣关系,而弟子称“徒”,也源自封建时代步行的宗族子弟。弟子加入孔门,行“委质”之礼,也是封建时代封臣对封君效忠的仪式,弟子之间的关系则模仿西周宗法血缘称“朋友”。束脩并非只是简单的“学费”,而是共同体成员同食的祭肉。君、亲、师有着共同的来源,封建宗法组织的“君”从血缘而言作为父家长是“亲”,作为首领又掌管领导和教化功能,角色为“师”,孔门则是以模拟血亲的关系,实现了君、亲、师合一的新方 式,发展出适合新时代的共同体建构方式。

作者:李竞恒,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思想史。



“君主本位”还是“君子本位”:论

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两条线索

宋化玉




摘要: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有两条线索。备受学界关注的“从周”与“正名”的思想线索,接续的是春秋霸政时期以礼维护层级秩序的传统,并非单一维护君主集权。而“小邦君子政治”的思想线索,依托于春秋末期出现的邑宰政治,是由君子在底层担负政治责任,以实现良好的政治局面。与孔子维护“君主本位政治”的传统看法不同,这两条思想线索皆为“君子本位”。它们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小邦君子政治”的思路,是孔子政治思想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一个面向。

作者:宋化玉,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

“以德致位”——荀子的政权

正当性理论 

邹莹




摘要:在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视野中,国家的形成和政权的建立在超自然的至上神命令下,可以得到被统治者最大程度的认可。其后,“天命”的宗教神秘意味呈现逐渐消减的趋势。处在这一转折处的荀子,将政治治乱的因缘彻底归诸人事。其后,通过证成“服人之道”的基础在“政治秩序”的建构,“政治秩序”的建构基于“礼义之分”,“礼义之分”出自圣王“积思虑”之“心”,荀子最终将殷周之际的“以德受命”之“天命观”转变为“以德致位”之“圣人观”。但在此观念之下,还潜藏着专制威权的思想阴影。

作者:邹莹,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外国文学、比较经学。

《尚书》诠释与朝鲜王朝的治国之道 

刘世明




摘要:《尚书》是中国第一部治政之书,历代为之作注疏者层出不穷。除我国之外,韩国、日本、 越南等东亚诸国学者亦对其有着深入研究。尤其是历史上的朝鲜王朝,解《书》注《书》蔚然成气, 盛行五百年而不衰。在朝鲜王朝的《尚书》学著作中,学者们或尊崇程朱理学,提出顺天惩恶、君臣和谐的治国要求;或信奉清代实学,依据古道和礼法来治理国家;或践行利用厚生,大力发展农工商业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总之,通过诠释《尚书》,学者们阐发心中的治国之道,是朝鲜王朝经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值得学界关注。

作者:刘世明,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经学。 

《论语》在欧洲早期汉籍书目中的

著录及意义 

葛文峰




摘要:1822年至1922年的一百年,是欧洲不断对《论语》进行典藏与研究的时期。英、法、德以及梵蒂冈等欧洲国家的至少18种早期汉籍书目对《论语》进行了著录。这些汉籍藏书书目与研究书目对《论语》著录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著录作者、版本及解题、内容提要,后者侧重著录成书过程、译本版本、思想内容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为《论语》在欧洲的早期传播提供了文献检索与研读指南,也标志着西方儒学研究逐步步入正轨,为《论语》世界意义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作者:葛文峰,文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美汉学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日本化的政治伦理向度探微——以

荻生徂徕之论“学”为例 

张士杰




摘要:荻生徂徕《论语》诠释具有显明的政治伦理向度与本土契合性逻辑,是近世日本儒典在地化阐释的代表性案例之一,亦可视为儒学日本化进程之重要一环。借由徂徕“学”论,可知其在地化阐释路向和政治儒学建构逻辑。首先,否定“圣可学”,以预设本土逻辑;其次,对仁、义、利作出调适性阐释,将儒典诠释纳入当下关切;再者,主张成德而后为政,将政治纳入伦理关切。其内在逻辑及本质意义,是在学、德、政之意义逻辑上,展开选择性接受和变异性阐释,从而将儒学内在化于本土学术文化范畴,建构具有本土契合性和当下关切的政治儒学。由荻生徂徕之“论学”,可见日本儒学者对儒家政治伦理的价值确认与高度认同,以及儒学普遍性之于日本的可普遍化呈现之一斑。

作者:张士杰,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汉学、中日比较文学。 

END

初审丨陈玥  

复审丨武良成  刘科迪

终审丨温海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孔子研究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