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岛「智慧房间」·论体罚|之一 沈琦:体罚真的有用吗?——来自一线的实践反思

沈琦 群岛大学
2024-08-26

体罚真的有用吗?

——来自一线的实践反思


by 长颈鹿书房  沈琦


体罚是指成年人(如父母或教师)对小孩身体使用的惩罚,其严厉性从打手心到打屁股不等。

                                                                                                                       ——《辞海》


很明显,体罚有三大特征:诉诸身体、造成痛苦、行为惩罚。写到这里,我也回忆起儿时历经过的体罚:数学课罚站、屁股挨巴掌、操场跑圈等,放眼望去,我们这一代人中,没有挨过体罚的少之又少。这是“坚定体罚派”最有力的说辞——你就是这么被养大的,现在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吗?

 

如果把没死作为“活得好好的”的标准,诚然,大多数被体罚的孩子都平安长大了,毕竟死于家暴式体罚的孩子比例是极低的,因为在同学面前挨了妈妈耳光而跳楼的孩子也不多。只要成人在体罚的时候注意力度和场合等分寸,孩子就可以从体罚中学习正确的行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真的是这样吗?

 

从事儿童工作七年,教育一线工作五年,我常常和家长讨论到体罚的问题。这一点非常令我意外,之前我以为体罚之无用是如此显而易见。

 

家长们告诉我,体罚常常出现在自己对孩子无能为力之时,作为“最后一根稻草”来使用。

 

这样的无能为力出现在孩子反复出现同一个偏差行为时,比如孩子反复没有完成所有家庭作业,或者反复出现撒谎。

 

然而神奇的是,家长们也反馈,体罚之后收效甚微,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又会故态复萌。家长们不禁提出疑问“我的孩子是不是不怕痛?我的孩子是不是没有自尊心?”

 

最神奇的是,另外一些家庭,从来不体罚孩子,没有任何罚站、打手心、打屁股,孩子却不会反复出现一些让家长头痛焦虑的行为偏差。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是在体罚之后改变了自己的偏差行为。比如说我的一个朋友,5岁时在幼儿园学写数字的时候坚持要将“3”中间的转折处写为无穷大符号,只是因为觉得这样更符合自己的审美,屡教不改之后妈妈让她捧着戒尺在家门口罚跪检讨。她再也不写自己觉得美的“3”了,但是二十多年后,在一个心理疗愈工作坊里,她终于提出当年心里一个很深切的怀疑:妈妈也许并不爱她,因为自己的感受和快乐不比写出一个正常的“3”重要。

 

体罚对孩子内心带来的连带伤害是否被纳入考虑,这是我一直对使用体罚的成人心存的疑问。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很可能是一场“炸弹式”的教育手段。不论偏差行为是否被消灭,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些东西开始坍塌,有可能是对成年人的信任,有可能是自尊心,也有可能是对事件的独立思考.......不论是什么,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关注去重建。

 

一位自我觉察的爸爸告诉我:每一次体罚孩子之后,都会陷入巨大的无力感和内疚感之中。因为常常是对孩子失控行为的愤怒而不是改变行为的紧迫性让他动手了。而最终促使他来跟我谈一谈的原因是:最近几次体罚老大的同时,他看见了老二眼里的恐惧和泪水。

 

当体罚发生,受到惩罚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和其他的家庭成员。

 

而这位爸爸的剖白揭示了另一个真相——体罚的实质是一种强权压制。当成年人对孩子实施体罚的时候,其底层逻辑是:我的要求你没有做到,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不论你认为这个要求是否合理,或者你的完成是否需要支持。因为体罚几乎是成年人对孩子单向实施的,我认为在这个逻辑下,孩子是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倾听或尊重的,而是被作为一个必须服从控制的个体。

 

换句话说,如果一位老师对另一位老师实施体罚,或是一位家长对另一位家长实施体罚,我们仍然会认为体罚合理吗?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人身攻击。那么在成人世界中,我们认为对方存在着行为偏差时,是如何消除这样的行为呢?正常人不会用体罚。

 

为什么对着孩子就心安理得地说体罚是身为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呢?那只是在面对一个比自己弱小的个体时,找棍子比动脑子省力的说辞罢了。

 

这种情况下,体罚之下孩子的改变和服从更有可能是对不对等权力或是对疼痛的服从,而不是对于体罚背后的原因或道理真正认同。毕竟,长大之后每一个成年人都将学会“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也许是因为“偷东西可能被抓进监狱里”,也许是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有多少成年人是因为“爸爸发现了会揍我一顿”呢?

 

承担自然后果,本来是孩子社会化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总是忘记带作业,即便不被爸爸妈妈体罚,也会被老师批评进而产生羞愧感;总是迟到,可能会错过一次自己看重又期待的活动,需要品味后悔和遗憾的滋味;总是没有安全意识,可能会使身体受伤,去承受本来可以避免的疼痛;总是不保管好自己的东西,终有一天会遗失珍惜的物品,也会感受到舍不得.......而这些自然后果被体罚所替代时,孩子被剥夺了这些成长必经的五味杂陈,只会重复体验单一的恐惧或抗拒。也许举起巴掌的那一刻,我们希望孩子学会更好约束自己的行为,但孩子实际学到的,更有可能是对权力和疼痛的臣服,更糟糕的是,权力上位对下位的碾压。从不公平的对待里,习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被这样对待”的孩子和习得“世界就是这样不公平,要成为强者而不是弱者”的孩子,孰多孰少?

 

想象一下,那些将“体罚”合理化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成为了老师,又会如何对待更多的别人的孩子?如果成为了企业负责人,又会如何消除企业里的“不符预期行为”?

 

那么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成年人(家长/老师)到底能怎么做呢,难道不作为吗?或者说所有的自然后果都是我们可以承受的吗?如果自然后果就够了,在教育孩子时身为成年人的责任呢?

 

我以为,找到偏差行为背后的“为什么”远比“怎么做”更重要。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写作业呢?也许是他觉得作业实在太多又机械重复浪费时间;也许是对老师上课批评他的反抗;也许是急着要出去玩儿;也许是粗心大意......每一种原因背后会指向不同的解决策略,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每一次体罚,无疑就丧失了一个探究真相的原因。

 

很多成年人在体罚孩子的时候都心怀着一种担心——要是不给Ta一点教训,Ta就不知道做错事需要承担后果,也就是美国谚语里的"Spare the rod,spoil the child"。那么注意到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和孩子探讨原因并且做好约定。这个约定表达了成年人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我相信你愿意并且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这个约定必须是双方都可以承受的,“你再不好好练钢琴,我就把琴送走”对于正常家庭来说实际是无法承受的,这样的约定就不具备有效性。“如果因为迟到影响团队所有人的行程的人,需要用金钱来弥补其他人时间上的损失”就是合适的青少年时间管理上的约定。在约定的环节说到做到,是成年人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了。


我想起另一个13岁的孩子在和我去日本游学时谈到自己很想学吉他,却不跟爸爸妈妈说。因为小时候他学弹钢琴之初,和爸爸妈妈约定好了每天练琴,钢琴考级,但最终没有做到,那就要承担当时约定的后果,不能再提出学新的乐器。在这件事上,孩子学会了承担行为的后果,并不是因为体罚,而是因为事先的约定和事后的执行。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家庭里,对孩子来说约定的底线不会是单次发生,而是通过一次次的坚持而日渐清晰明确的。虽然孩子不再提出对吉他的学习兴趣,的确是很可惜,但他因此学会了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也许先理解孩子为什么无法遵守看似简单的规则,能够从认知上放下对孩子“不听话,不服从”的价值判断。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年)一书中提出:孩子的道德发展不仅取决于Ta对道德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孩子道德思维发展的程度。孩子的道德思维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性的自主理性思维发展过程,与Ta的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皮亚杰的观点如何帮助我们决定是否体罚孩子呢?可以一起回到前面所述的三个孩子身上思考。

 

第一个孩子只有5岁,道德发展上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思维发展水平上属于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主义指她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9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所以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喜欢的“3”成人(老师和妈妈)都无法接受,体罚对她理解成人的要求是完全没有帮助的。

 

第二个孩子8岁,处于初步自律道德阶段或“可逆性阶段”或(8-10岁),该阶段他的思维发展水平来到具体运算阶段,能够理解守恒性和可逆性,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但是他这时进行的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他的行为仍然需要外界的约束来形成习惯或内化,在反复探索中确定行为的边界,逐渐转向自律。但是如何约束是需要认真衡量的,约束并不等于“体罚”。


第三个孩子已经13岁,已经度过“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而思维发展水平则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也就是说他已经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他已经能够根据成长经历中的经验,很清楚判断钢琴的半途而废将影响自己目前的选择空间,进而很理性地约束自己不再向父母提出学吉他的要求。


综上,体罚,从教育和推动孩子成长出发,是顶没用的;反过来,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耐心等待,放下对孩子不必要的价值判断,在孩子每一次行为失当时陪伴Ta探其究竟,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

下一篇:

王晶琳:《从脑发育和心理学解读“体罚”》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