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远及近 | No. 28 为什么孩子总是做不对那些题目?

顾远 群岛大学
2024-08-27

顾远及近 No. 28
由一道习题引出的
关于儿童教育的二三问

by 顾远
临近月考,朋友家上小学的孩子忙着做很多习题。其中有一篇语文阅读理解讲了一个小故事,要求学生回答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故事很简单:一艘船在海上失事,乘客落水。一位乘客在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听到海面上传来了歌声。循声而去,他发现是一个小女孩,抱着一根木头漂浮在水面上高声歌唱。歌声把落水的人都吸引到了一起。最后救援船赶到,所有人都获救了。

小朋友对题目的回答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落水以后要大声唱歌”。凭着对国内学校教育的理解,我猜测大概率标准答案不会是这个。我随口告诉孩子书上的答案很可能是“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保持乐观和勇气”。翻开答案,果然是。

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朋友抱怨孩子在类似的题目上总是答不对,我就半开玩笑地问孩子:“这种题目答不对,可能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你年纪还太小,理解水平就是达不到;要么就是你能想得到,但是不肯动脑筋去想。你自己说说是哪一个啊?”小朋友显然两个都不愿意承认,但也说不出别的原因,只好一脸郁闷支支吾吾。

其实这种题目做不对,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没有一个是跟孩子有关的。

首先,是题目的要求和孩子成长阶段的适配性问题。作为成年人,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就是所谓从“具象”到“抽象”的能力。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甚至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儿童,其抽象提炼的能力也会有很大差异。用一道标准化的考题对一个特定的儿童做出评定是否是公平的呢?

其次,每个孩子从一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为什么非要有一个标准答案呢?我们可以理解出题人或许是想通过这样的习题来培养和测试孩子的某种特定能力,比如说就是“抽象提炼”的能力,那为什么不同的孩子抽象出来的一定得是同样的内容呢?
同时,这样的方式会不会在试图培养一种能力的时候,抑制了孩子其他(可能更加重要的)方面的能力发展呢?一个广为流传的典型例子是考卷上有一道题目:雪融化了是什么?孩子的回答:是春天。结果得到一个刺目的红叉,因为答案是泥巴。不论这个例子是否确有其事,它所反映出的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
再退一步来看,假如无论是从与孩子认知发展水平的适配性,还是从培养“抽象提炼”能力的有效性来说,这个题目出的都是完全合适的,那么孩子要想做对它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老师要能够教学得法,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孩子做习题的过程中,主动培养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抽象提炼等能力。

那么老师是怎么帮助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呢?我问了孩子,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做完这些题目老师会跟他们对标准答案,做错了就打个叉,然后让他们记住“正确答案”。

我从语文课联想到了孩子在奥数班的经历。在学完排列组合后,她做了一张卷子。我发现小朋友答题很快,只要去套一个什么公式。可问题是,孩子有些题算得根本就不对,对公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选了两道题目给她讲,然后告诉她不管你是从“10个人里选3个的选法”,还是“3个人走4个入口的走法”,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一类问题。最后我问她老师是否也告诉她这一点了,她说没有。老师会讲解每一道题目,然后告诉他们遇到这个“题型”就用这个公式套进去算。

最后,假设老师的教学也是得法的,在真实的教学中还是会经常遇到教学素材本身的制约。我特意用书上的素材和孩子模仿一般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个练习。为了简练起见,下面采用对话的形式来表述——

我:你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她:知道。

我:你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或者说你学到了什么?

她: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尊老爱幼。

我:那如果这个故事改成“孔融让座”呢?你是不是又要说“乘车的时候,我们要尊老爱幼”了?而且,这个故事里也没有专门说明是给老人和小孩让梨啊,其他人就不该让了吗?你试试要再想得深一点。

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要先给别人”。

我:恩,很好,是不是比刚才好多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要谦让”。这里说的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要想到别人可能也想要。反过来呢,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说,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应该想到可能别人也是不喜欢的,所以就不应该强迫别人去做。如果一个人处处都只想到自己,我们说这个人怎么样啊?

她:不谦让。

我:对啊,或者说,这个人很“自私”。

……

到此,围绕“孔融让梨”这个教学素材进行的“抽象提炼”能力培养算是告一段落。或许这样的练习做多了,真的可以有助于孩子以后在面对本文开头的那道题目时能够回答得又快又“正确”。

可其实,在进行上述对话时我一直怀着一种担心和期待——我很希望孩子会追问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想要的东西让给了别人,那自己留下的是什么呢?”,或者更狠一点,直接问我:“为什么我们班小朋友吃东西都不让我啊?”。
那样的话,教学设计就会变得相当有挑战而原本,这些问题理应是老师可以主动提出来的,围绕这些问题的教学才是更有意义的。
很多教育者不是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和教学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却仍然会选择围绕“标准答案”进行教学,原因往往在于难以驾驭这样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素材——特别是在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内在地就隐含着一些很复杂的问题。

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有些还包含着伪善。而这些东西往往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话语行为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向孩子们说明这些?

而在孩子们的现实处境中,也经常出现和他们被要求接受的道德相矛盾的地方,我们又该如何向孩子说明?
比如学校教育孩子要诚实,却为了一堂公开课而事先反复演练,变成了上“表演课”。学校宣称尊重学生,却可以在大冷的冬天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要求女生穿裙子上学……这些都是孩子在她的学校里真实发生又经常发生的事。
当孩子们感受到不对劲并表达出来时,作为教育者的成年人,经常手足无措,也只能一脸尴尬支支吾吾。
如果此时老师能跟孩子们展开一次讨论,一起聊聊他们觉得哪里不对劲,为什么这些“不对劲”会成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下一次当我们再遇见时,还可以怎么做?这不正是一次绝好的练习批判性思维和培养社会情感发展(SEL)的机会吗?
在群岛,我们常说,每一个张力都是一个教学设计的契机 (teachable moment),而这些也正是“可能更重要的”能力培养。
写到这里,想起很多年以前我读到过一篇小文章。作者提到她每周都带女儿去上音乐课,从来不迟到。一次下大暴雨,她们还是准时到了,可老师没来。等了很久,雨停了,老师来了,看看教室里只有很少的学生,就说了句:“今天不上课了,大家自习。”回家的路上,女儿哭了。母亲搂着女儿说:“孩子,是老师错了,你没错。”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很想知道那个孩子好不好。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如何把张力变成教学设计的契机”,那么,欢迎报名群岛大学「教育3.0教学设计·绿野营」第11期。

如果你是这样的教育者:
 
— 认可「教育3.0」新范式并对相关理念有所了解 (包括但不限于:阅读过群岛大学相关文章、观看过群岛系列教育纪录片、参加过群岛大会或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学习过群岛大学系列课程…...);
 
— 希望在自己的教育探索中导入「社会化学习」的理念;
 
— 能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初步的「社会化学习」探索;
 
— 享受和一群同频者经历一段同吃、同住、同学的人生历程;
 

具体的时间地点:

时间:2024年3月28-31日(4天4晚线下集训)
地点:上海周边
导师:顾远 & 周贤
学习费用:6,842元/人(含线下集训时的食宿,不含往来交通)

说明:
1. 「群岛客」社群成员享受9折优惠;
2. 为了更好地支持大家推动机构内部的教育进化,群岛鼓励同一团队的多位伙伴共同参与学习,因此同一家机构如果有2位及以上同事一起报名,每位可享受9折团队价
3. 欢迎绿野营往期校友复修,享复修价4,342元/人。
4. 符合「小石子个人成长基金」申请条件的伙伴,欢迎申请奖学金。

扫二维码or点击“阅读原文”直接报名

进一步了解绿野营:

群岛「教育3.0」系列:教学设计·绿野营(第11期),3月28-31日@上海周边

周贤:教育者要设计出好的学习,需要掌握三个「3」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