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岛观点 | 顾远:为什么教育者里 i 人这么多 ?

顾远 群岛大学
2024-08-27

群岛观点 |  群岛实践  | 群大校友 | 群岛课程

顾远及近 No. 31

为什么教育者里 i 人这么多?

by 顾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很多人都开始给自己贴上了一个“i人”的标签,在各种场合的自我介绍里,也总能听到有人一张口就是“我叫xxx,我是一个i人”,然后引来一阵会心的笑。

如果你还不知道“i人”是什么,那么你跟我大半年前的情况一样。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还以为是“爱人”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种心理测试中描述一个人的一种维度。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能量主要从外而来,就是“e人”(extrovert);反之,如果能量主要来自内在,就更偏“i人(introvert)”。

有趣的是,我经常会听到人们使用“i人”这个标签,却几乎从未听到有人说自己是个“e人”。按照定义,难道不是后者更应该把自己的标签经常挂在嘴上吗?

我于是询问了一些i人,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这样就不会有人打扰我了、这样我就可以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了、这样我不说话也没关系了......

啊哈,原来是一种类似宾馆房间上挂一个“请勿打扰”的告知作用啊。现代社会,信息那么多,社交那么累,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清静片刻。

可是,接触i人多了以后,我发现这个现象有时也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我发现好像在教育领域、教育场景中,i人出现的比例尤其高。

上周我经历的两件事情就挺典型的。

一个是我带的一堂《教育3.0》线上共读,参与者是一群做乡村教育公益的年轻人。那是最后一次课,我说:“咱们这次课来做一个‘大家问大家’的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围绕《教育3.0》这本书学习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以自由地回答其他人提出的问题。”

现场沉默了好久。我从屏幕上能看到每个开着摄像头的人,很多人的表情是羞怯的、不知所措的。

过了一会儿,有个女生小声地说了一句:“我可以问大家一个关于提问的问题吗?当我想到我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问的时候,就会感觉很紧张,很忐忑,就好像我要暴露出自己的脆弱,甚至不堪一样。我想知道你们会有这种感觉吗?”

这句话一说完,现场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大伙儿纷纷表示“是的是的,一样的。”于是,后面我就带着大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对话,并由此揭示了教育1.0的范式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深远而又不易觉察的影响。是什么影响,又是怎么影响的,咱们待会再说。

再来看另一个场景。上周刚结束了群岛的教育3.0教学设计“绿野营”。每期的绿野营都会有一个环节,是让学习者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现场做一次真实的教学设计,然后相互分享反馈,并由此加深对教育3.0范式的理解和应用。

上周的营里,有一个小组是最先回到房间里的,然后开始围绕教学设计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小组回来了,也开始了自己的讨论。有意思的是,第一个组就默默离开了,去了另一个地方继续讨论。

后来在集体相互反馈的环节,第一个组的学习者自己提起了这件事情,其中一位伙伴说道:“当我看到他们进来的时候,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反应是‘哎呀,我们的竞争对手来了’。其实几天相处下来,在头脑里自己也知道,大家是共学伙伴,每个人都是会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

我问他们:“那你们从这个场景里洞察到了什么呢?”

他们的回答是:“洞察到了小时候的教育带来的影响,那种竞争意识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冒出来”。

我说:“咱们的用词可得精准了。竞争意识是个中性词,竞争并不一定是坏事。两只球队踢球就是在竞争,我当然会为我支持的球队加油,但也会为对方球队的精彩表现喝彩。这是积极的,良性的。其实我们那一刻涌起的念头不是因为竞争,而是担心在竞争中落败了而被评判。

这才是那个真正的原因。我们假想了自己总是处在被评判的处境中,哪怕明明头脑里清晰地知道周围没有人在评判,哪怕理智一再地告诫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评判。

那么这种对于“被评判的处境”的假想和担忧从何而来呢?

是的,是从我们的教育和成长的经历中而来。准确的说,是在教育1.0范式下的各种日常教学行为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来。

用考试来筛选,用纪律来规训,靠班干部来管理,靠惩罚来恐吓......这些我们都很熟悉,自不必多说。

就说一个非常小的场景吧。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一定都非常熟悉这个场景,每天都会发生:老师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以后,提了一个问题,然后说一句“知道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就是这么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场景,却大有深意,集中体现了教育1.0范式下的各种“默认”。

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后立刻就期待答案,默认了从问到答的过程中是无需给思考留出时间的。

什么情况才会是这样的呢?那就是答案是标准的,是确定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是书本上写好的。这样的提问不是真诚的发问——那意味着对可能的回答充满好奇,而是一种“伪提问”,目的只在于确认回答者是否已经记忆了答案。

其次,知道答案的同学请举手,默认了不知道答案的同学是不值得被看见的,是不重要的,甚至是可耻的。

学生根本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只能猜测老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在确定自己知道那个答案之后,才会举手示意,并在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后志得意满,或是在发现答错了之后自惭形秽。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默认了学生只有回答出标准答案的资格,却没有提出多样性问题的权利。学生的独立思考无关紧要,甚至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这还只是日常教学中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场景,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

长此以往,我们养成了被动接受、顺从服从的习惯。我们不习惯自己独立思考,也不习惯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我们失去了探究的能力和好奇心,提不出问题,也做不出决策。

(我想起来有一次工作坊上,有一个环节是让所有的学员去周边的社区自由探索,发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一位学习者,也是一个有多年从教经验的教育者,在教室里站了很久以后,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真的不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你给我一个题目吧。”)

这样的成长经历还带给我们另一种更不易觉察的影响。我们总是担心自己的言行会被评判,总是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时刻被评判的处境之中。我们想象了太多他人的评判,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些假象的外在评判内化成了自我评判,并由此产生无穷的内耗。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选择用“i人”作为自己的标签并昭告天下,我们只是在做一种免于被关注进而免于被评判的自我保护。

做一个沉默的小透明总胜过提不出问题、猜不对答案、比不过他人,做不好自己。甚至,因为我是“i人”,我还有了那么一点点机会冷眼旁观别人,偷偷在心里享受一会儿评判别人的小小快感,获得一点尊严上的平衡。

说到这儿,我还想起了一种行为,看起来和“沉默小透明”正相反,却往往在实质上体现出同样的心理。

有一些“i人”会想要努力地突破自己的生命状态,让自己摆脱被评判的处境,让自己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于是在沉默许久之后开始爆发——

他们会选择直接地说出想法和感受,一书胸臆。他们的表达甚至会带有一定的攻击性,似乎只有通过矫枉过正才能掩饰住自己在努力突破时内心的慌张与不安。他们将之视作自己成长的标志。

然而,所谓“直接的表达”并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这些表达经常是不合时宜不分场合的,并且在让自己摆脱评判的努力中却有意无意地将他人置于了真正的被评判的处境中。

这并不会带来真正的成长,更谈不上是在走向“身心完整”(对“身心完整”这个理念最大的误解就是“为所欲为”。)充其量,这算是一种“过度补偿”。

如果我们作为教育者都还没有体验过安全、自在、自由的支持性成长环境,我们是很难真正地去创造出一个如此的场域,去支持孩子们如此地成长。

一个教育组织,如果内部充满了评判与被评判,将会是一个内部充满恐惧的组织。不管教育理念有多好,这样的教育机构也很难创造和传递好的教育,无法让教育者成为丰盈的人,更无法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个活泼泼的人。

每一个教育机构都应该意识到,教育组织的进化和教育的进化必须同时发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不仅是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组织氛围里,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发生;也是因为这样的组织形态和组织氛围本身就是好的教育的直观体现,一种好的生活的最小可行。

最后,分享一个小花絮。当我在“群岛客”社群里分享了自己关于i人为什么这么多的想法之后,很多群大校友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位伙伴写了一句话,我觉得很妙,不仅是文字妙,更是因为传递的内容很形象地表达出了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就用这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想进一步了解“i人们”需要怎样的支持环境?
欢迎移步【小宇宙】收听完整音频: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