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创新《群岛客》第八期开放申领,本期主题: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

Sherry 群岛大学
2024-08-27



学习批判性思维到底有什么用?
by 主编 Sherry
今年3月,群岛「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开了第七期,开课前有朋友问我,“Sherry,你觉得为什么要学批判性思维?学了批判性思维有什么用?“我的第一反应是,“少被别人骗吧。”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想笑,就这?那些卖保健品的、骗人转账的、长辈们转到家族群里的养生消息看一眼就知道是假的了,哪儿还需要学批判性思维啊,我们哪有那么好骗。

真的是这样吗?

今年3月中,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Taylor Swift 9月要来上海开演唱会。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小粉丝立刻变得很兴奋,我们开始讨论不知道票价有多贵,票会不会很难抢,那个时间学校是不是可以请假……
我也把这则消息转发到了朋友圈,一大堆好友在底下点赞,羡慕地说“还是上海好”,还说如果去了现场,要多拍点视频跟大家分享。

直到有位去新加坡看了演唱会的伙伴在底下留言,“不可能吧,新加坡是今年亚洲唯一的一站”,我才意识到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于是,我查询了“Taylor Swift全球巡回演唱会”官网,才发现在8月到10月之间根本没有任何演唱会安排。
我在朋友圈跟大家汇报了这件事,顺便感叹了一句,“看个演唱会信息还要动用我的批判性思维,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想要获得一些真实的信息可真是太难了。”(据说这件事后来还变成了第七期「批判性思维课」上的案例)
如果说演唱会信息只需要简单检索就能判别真伪,那么面对核废水这样的专业性问题,面对哈以战争这样涉及种族仇恨、战争和伦理等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时,该如何快速有效地找到可靠的信息来源,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建立起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而不是被那些自媒体带节奏,相信所谓的阴谋论呢?

当我说完这些,朋友沉默了一下,“嗯,你说的有道理。但就算我不知道这些也不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啊。”

今年我的女儿小学毕业,到了要升初中的时候。4月的某一天,我的邻居给我发来消息,“这周末是华育的校园开放日,你们今年要不要来摇号?反正人人都能摇,摇进了就一起来做同学。”
作为上海四大民办初中之一,当年的华育是只有奥数拿奖的学霸们才有资格参与竞争的学校。如今根据上海的民办初中录取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小学生都可以参与摇号,这对绝大部分父母来说都具有极高的诱惑力,毕竟不摇白不摇嘛,万一录取了呢。

等一等,停下来思考一下——
大家为什么对华育趋之若鹜?这个背后的原因和我们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计划一致吗?如果真的摇进了,她能适应华育的学习节奏和强度吗?她的特质和擅长和华育教学优势匹配吗?什么样的学校更能让她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人生方向呢?当我问了自己这几个问题后,立刻清晰地知道了自己的答案。
这是批判性思维在我生活中的第二个作用,常常保持觉察和思考,不人云亦云,在重要的决策前用群岛的「CT三问」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呢?一定要这样吗?还能怎么样?”想清楚之后也就少了很多纠结,不为那些失去而遗憾。

还有第三点是今年感受越发强烈的。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活在算法的信息茧房里——只要在网上查看了自己认同的某个观点,平台就会不断推送与这个观点相关的佐证信息,如果不是我刻意去搜索,就很难再看到不同的观点和视角。长此以往,将越来越确信自己所知即是事实,变得越来越非黑即白。(这也是我认为现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容不下多元思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此前还是大数据在根据我们的搜索被动地推送相关信息,那么当AI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了解和掌握我们的喜好,成为我们的私人助理乃至闺中密友之时,我们会不会更容易陷入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信息茧房里呢?

所以今年我越发迫切地意识到需要锻炼好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肌肉”,更有意识的跳出现有的单一观点和视角,去听见不同的声音,看见不同的观点,建立一个更丰富细密自洽的观念体系,以避免一不小心就落入机器的桎梏。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一期《群岛客》里,我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这个主题,因为它是如此重要,并且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里又是如此匮乏。

在这一期的【专题】里,我们依然以why来开头——顾远在《作为教育者,你将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或者,你曾思考过这些问题吗?》里分享了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对教育者尤其重要。
接下来的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二到第九篇是批判性思维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如何用批判性思维来拆解那些常见的教育问题和观点,比如“到底为什么要上学”、“有没有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知识”、“何谓教育内卷”、“学习不能只靠热情,孩子还是得适当逼一逼”……希望这些文章里的分析和探讨能带给大家更多的启发;
第10到14篇则是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既有对如何更好地提问和打开对话的实践,也有对日常用语中那些不假思索的观念的思辨。

读完前十四篇,大家或许开始意识到批判性思维不是用来吵架和培养杠精的,而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启对话,寻求共识。
第15-18篇则期待与大家进一步分享,批判性思维需要的不只是理智的头脑,还有健全的人格,当我们有勇气去重构自己的观念体系,重构对自我的认知,我们也就能逐步建立起“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如果读完这些你还意犹未尽,想要进一步学习批判性思维,我在本期【群读】里放了顾远在「批判性思维课」上推荐的阅读书目,今年下半年群岛也会继续开「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第八期。

希望这些能稍稍弥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所缺失的批判性思维部分,也只有当我们这些教育者有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才能更好地支持更多面向未来世界的孩子们。

现在就邀请大家共同踏上这趟思辨之旅吧。Enjoy reading~



为了支持教育者们更好地了解和实践批判性思维,本期《群岛客》开放300本免费申领名额。
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申领,申领成功后将在【一周内】寄出。

感谢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
对《群岛客》的支持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