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林榜样 | 于泽辉:志愿青春,冬奥有我

奥林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 2023-09-28


2022年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闭幕。主火炬的缓缓落下,为双奥传奇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瞩目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众冬奥志愿者的付出和努力。在这众多的冬奥志愿者之中,也有我们奥林学子的一抹靓丽身影。一起来听听他的讲述,了解冬奥志愿者背后的故事吧!

向我们分享此次志愿经历的是来自20级计科三班的于泽辉同学。在冬奥活动期间,于泽辉同学主要担任位于张家口崇礼赛区的场外志愿活动,负责将各个运动员的比赛道具提前转运至滑雪比赛场地以及其它的场外保障工作。囿于疫情防控,运动员是不能和于泽辉等志愿者直接接触的。因此,要确保运动员各自的比赛道具转运无误,志愿者更是需要细心认真,加强彼此间的交流。

谈论起此次志愿经历,于泽辉说,最震撼的是工作人员第一次带领志愿者们去参观了崇礼赛区的“雪如意”赛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之一,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不仅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而且其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被称为“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场馆的典范”。“它真的是展现了我国的很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地便捷了运动员的场内交通转换,让运动员们可以更高效地参加比赛,享受比赛。”

在这次难忘的志愿活动中,于泽辉同学直言收获最大的莫过于是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们。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少年们,响应着“志愿青春,冬奥有我”的口号,一起为双奥之城的传奇发光发热。“在和其他志愿者们的交流合作中,更进一步提升了自己与人沟通合作和协调团队关系的能力,”于泽辉说道。

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向志愿者致敬”在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开创14年后再次在中国的土地上完成,同时赋予志愿工作更浓的情感和更特殊的色彩。当6名志愿者同时点亮和举起手中的“光”,鸟巢场地和观众席上的志愿者们随之一起点亮手中的灯笼,完成“点亮我,温暖你”这一简单温暖的行为。光彩夺目的舞台需要幕后的工作人员,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更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工作。对于冬奥志愿活动结束,于泽辉说,自己的志愿活动不会结束。“我仍然会利用假期的空闲时间投身志愿工作。这不仅是对社会做贡献,也是在提升自己。”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志愿工作,让“温暖的雪花”飘满每个角落。

你是从什么途径或者说以什么样的方式成为志愿者的呢?

首先,我家住在张家口。家乡能够举办这样的世界级盛会,是我们每个人的骄傲,能参与这次志愿活动也是我的荣幸。如果想成为冬奥会的志愿者需要先向当地政府进行报告,然后再进行两个学期网上培训。并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才可以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

值得一提的是,冬奥会志愿者不但只是对外语的要求很高。我们需要进行每周培训,同时在微信小程序上进行半月一次的答题,题目内容涵盖了成为合格冬奥志愿者的所有知识。必须成绩达标才有机会进行志愿服务。

在现场和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场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冬奥会一定有不同的感受,能说说在不同视角下看冬奥有什么感想吗?

最主要的感受体现在观众方面,与观众们一起在场地内观看我们中国开展的这一世界级冰雪盛会一定是十分难得的。同时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们中国观众的热情,对冰雪运动的喜爱和对中国运动员们的支持。我相信,这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无法比拟的感受。

你觉得大学生应该多参与类似的志愿活动吗?请给想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同学一些建议吧。

当然,我在这里鼓励大家多多参与志愿活动。大家可以从家乡的社区了解很多志愿活动,尤其在疫情期间,防疫工作者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也不要有自己无法胜任志愿者工作的想法。志愿者的工作往往不是什么很复杂很精细的工作,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胜任,最重要的其实是能够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去主动参加志愿活动。


东北林业大学 · 奥林学院


文字:孙茗科

图片:于泽辉

排版:庞    礴

审校:黄    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