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装饰》2023年第5期介绍

装饰编辑部 装饰杂志
2024-08-29


艺术设计月刊

2023年第5期

1958年创刊/总第361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PREFACE

写在前面




对于设计教育的讨论,毕业设计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因为这是教学中集大成的环节,既反映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也能从中看出年轻人对待专业的态度和认知,教与学双向的内容都有所体现,同时更能看出不同专业在设计教育整体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因此,本刊一直坚持每年有一个毕业设计的专题,从2008 年开始每年集中展示一个专业,邀请多所院校共同呈现各自专业特色,并有所研讨。这一做法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在深入的交流之后,不同院校的同行往往对各自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和坚定的认识。基于以往的经验,今年我们首次组织了工艺美术专业的讨论。
无论中外,工艺美术都是现代设计的先声,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工艺美术与设计没有区别。我们不必纠结于这些名词在具体定义上的差异,有共识的是,工艺美术与设计一般对应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可能正是源于这样的认识,工艺美术的教学更强调与历史的关联。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工艺美术的专业定位以及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都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工艺美术的教学仍然强调手工操作。在高度工业化的当下,心手互动的关系正被重新认识,手工操作对于思维训练的价值不可低估;其次,工艺美术的专业特点是从材料出发,这种训练有利于深化对材料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仅关乎造物的工艺实践,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判断系统;再次,造物的关键仍在于工艺本身,但工艺的选择或演进并不是孤立的,与材料审美和文化表达密切相关;最后,则是工艺美术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深厚关系,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艺美术大国,工艺美术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多个维度价值判断的综合体现,既是人们学习、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发展现代设计与生产的启发者。意大利、日本都是当代设计强国,同时也是传统工艺美术重镇,考察他们的当代设计时,不难看出工艺传统的支撑,同时也能强烈地感知到他们基于工艺传统所开展的多方面的创新努力。材料、生产、工艺、审美多维度的创新,有力地托举起了新时代的文化形象。


本期“毕业设计·工艺美术”专题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提供作品,并组织了专题研讨会,所涉门类包括陶瓷、漆艺、纤维、金属、玻璃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同院校结合自身的教学传统和地域性资源,都有较为明晰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尤为令人高兴的是,毕业作品中普遍具有的时代气息,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不少院校都注重与产业、产区的合作,既有较为艺术化的作品,也有产品化的实践,甚至已有不错的市场业绩,从中也可感受到当下中国社会强劲的文化需求。工艺美术的发展可谓正逢其时。
毕业设计是一个缩影,从中我们既可看到当下工艺美术及其教育的发展变化,也可重新思考工艺美术教学在设计学学科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在新时代塑造中国文化新形象的进程中,工艺美术是可资借重的重要资源,完全可以更为全面地介入设计人才培养的系统教育之中。我们期待工艺美术专业与其他设计专业有更深度的融合,这应是民族文化复兴的一条有效路径。方晓风



特别策划:毕业设计 ·工艺美术
栏目主持:李 拓,王小茉


主持人语

2023年毕业季,《装饰》首次聚焦于工艺美术”专业。我们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及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6所院校共同组稿。专题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场小型线下研讨会、7篇由各院校专业负责人撰写的文章,以及36/套优秀本科与硕士毕业作品。


《装饰》组织有关毕业设计的专题自2010年开始,每年一期,每5年为一轮次。在去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以及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之际,《装饰》的毕业设计专题也走到了第三轮中段,之所以此时将工业美术专业纳入毕业设计的专题交流中,诚如本刊主编方晓风教授在本次研讨会上所言,一方面在于近年来工艺美术教育在国内不少院校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的思考和变化,另一方面在于工艺美术在各个不同的设计门类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此外,工艺美术在文化的表达、显现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专业门类和资源。


田自秉先生对工艺美术有这样一段论述:“工艺美术应基于人们的生活需要,以满足人在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所以,它既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时代的科学技术、经济思想、美学观念的形象折射。”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教授谈到广美在2018年重新设立中断了21年的工艺美术学院时提到,之所以延续使用“工艺美术”这一名称,就是认为“工艺美术”的内涵更加开放和包容,手工、机械甚至更新的现代科技手段都可以“为我所用”,既适合学科对接当下社会需求,也有利于学科未来的发展。作为新中国设计教育的基石,在过去3年中线上教学成为各阶段教育的主旋律、如今疫情结束生活回归正常的大背景下,工艺美术教育如何应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挑战,找到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希望本次专题内容能够对此有所助益。(李拓)


《2023“毕业设计·工艺美术”主题研讨会综述


李 拓、李炎炎

内容摘要:自2010年开始,《装饰》每年组织一期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专题,聚焦于一个专业展开,呈现当年的优秀毕业学生作品。2023年,《装饰》首次聚焦于工艺美术专业,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6所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及一线教师齐聚清华美院,就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定位,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组织形式、评价方式,以及专业学科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


《守正·创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
王晓昕

内容摘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守正”与“创新”,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探索“根植传统,立足当代,国际视野,通专融合”的育人新路,为工艺美术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的拔尖人才。


《传承与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教学与毕业设计》
白 明、杨 帆、崔久霄、金思昭

内容摘要:作为一个凝聚着深厚传统文化、反映时代变迁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围绕时代变革与国家建设需要,积极进行着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本文介绍了本专业的教学现状、课程特色和毕业设计情况,并对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葛致承、金银智、丛聪、孙骏尧、曾繁如、李秋江



《链状工作坊: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毕业教学浅谈》
李 文、李玉普

内容摘要: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玻璃”“首饰”“漆艺”三个专业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中国传统工艺的活化,聚焦于上手劳作、围绕专业“链状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独立观点与人文思想的工艺美术创新型拔尖人才。在毕业设计课程中,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创作设计和制作完成具有工艺传承与拓展、表达个人思想与艺术修养、体现时代审美的当代工艺美术作品。三个专业方向也根据其核心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林雯曦、丁唯一、任珂、张清誉、韩金峰、李佳钰



《不息变动,笃教臻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实验性教学探索》
周 勇

内容摘要:具有110 年悠久历史的南京艺术学院的工艺美术专业,秉持“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倡导传统当随时代;利用综合性艺术院校背景,探索多学科融合下的传统工艺交叉、跨学科研究的专业发展方向;强调当代手工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新技术与新人文精神的联接的同时,注重当下以参数化教学为代表,具有显著实验性特色的教学体系建设;立足高度重视国际化表达进程中,讲好中国故事,走出南艺工美特色发展之路。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李淑琪、陈明生、常瑶昱、潘末雨、陈媛诗、吴佳恒



《无可替代:学院工艺的价值重构》
齐 喆

内容摘要:本文回顾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科70 年来的兴衰起伏与学脉传承,阐述了重建后的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特别强调了工艺基础教学的改革。结合2023 届毕业作品展,探讨了在这个物质丰富、科技迭代更新的时代,工艺美术的无可替代性,努力创造工艺生活的新时代。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邓尹荍、何彦润、唐靓、朱丽人、刘兵、赵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专业建设与发展》
金 巍、郭 丽、王鑫博

内容摘要: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大背景下,吉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与实践探索,打造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在毕业设计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突出工作坊式的特色教学模式,立足地域文化,以服务地方为定位,着力培养学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能力,充分利用在地性优质资源,积极为中国的工艺美术事业发展贡献吉艺力量。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贾珊、李申奥、王景泽、牟曼宁、孟琦、王奕丹



《热望着故土与民间: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建设进路思辨》
游 峭、杨凌辉、文 静

内容摘要:云南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创立于2000 年,其不以工业生产为基础,而主要从事源发于民族民间工艺研究,做立足于田野调研基础上的实践研究。在经历了旅游商品设计、大民艺与现代设计、非遗与文创、手工创造基因与文化基因几番进路的迭代探索后,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在地实践为核心的设计教育体系。本文以20 多年间云南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发展历程为叙事主线,探讨、分享专业建设的思路与经验,并对多元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发展进行思辨。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凌云、王潇潇、黄麒、杨张军宇、周树霞、郭曦彤 等





海外动向

栏目主持:李 拓

《BEEAH 总部:可持续性和数字化(二)》
[英] 罗杰· 豪伊,翻译:汪 芸

内容摘要:2022 年新晋落成的 BEEAH 总部由太阳能电池阵列提供动力,并配备了按照 LEED 白金标准运营的下一代技术(Next Generation Technologies)。该建筑由扎哈· 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旨在实现净零排放,并建构未来工作场所的新基准。凭借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的双支柱战略,BEEAH 集团在六个关键行业开展业务,其中包括废物管理和回收、清洁能源、环境咨询、教育和绿色出行。本文探讨了扎哈· 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怎样通过BEEAH 新总部的建筑展示技术,以及如何扩大可持续影响,并最终成就未来智能、可持续城市的蓝图。例如:该设计嵌入沙迦地区的 Al Sajaa 沙漠环境中,与周围的景观相呼应,以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沙丘”的形式呈现,这些“沙丘”的定向和形状以优化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前提。Beeah 总部不仅是沙迦地区而且是阿联酋和更广泛的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首个案例,同时,也是关于可持续性和数字化的全新思考的测试平台。该文提出了可持续设计实践的新观点,即可持续的方法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用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建筑的屋顶,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与诱导式设计和集成技术相关。



设计实践

栏目主持:田 君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视觉空间转化——以国家版本馆文化长廊设计为例》
何先球












《观念空间的时空叙事与观念隐喻——〈择趣园〉的空间生成释义》
沈劲夫、罗慧容、薛燕妮



史论空间
栏目主持:周 志
《析木城三塔营建年代考》
边青山、席田鹿
《敦煌榆林窟第29 窟之云镂冠冠式考释》
吴 波、赵 茜





个案点击
栏目主持:贾 珊
《小切片中的大叙事:“抗美援朝”主题展览展示设计探析》
王 玥、陈 磊《物理赋能驱动的建筑形体生成研究:以飞利浦展馆为例》
陈中高、隋杰礼


《门德尔松、犹太会堂与COCA 的社区精神再造》
耿 涛





民俗民艺


栏目主持:赵毅平


《祁门地区传统制茶器具茶叶揉捻机的设计研究》

陆小彪、刘 亭、吴 蓉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王小茉


《高校服装藏品虚拟复原项目式教学研究——以特拉华大学为例》
刁 杰、贝琳达· T. 奥尔扎达、张佳怡





院校风采

栏目主持:赵 华    周 志


《深圳凤凰村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姜 省、李子昂
《基于空间句法的社区公共艺术空间营造研究——以广州市竹丝岗社区为例》

戚路辉、陈苑仪、马瑜培、顾忠华
《空间的同生与共融:广州城中村空间与自建房调查》

许志强、韩雁娟

《从价值提供到价值共创:设计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番禺大岭村的案例》
张 璜、贺景卫、夏大为
《形意合一,情理交融:汉字字体设计教学实践新探索》
李小敏、熊 忆、周淑丽
《越国礼器上的鸟蛇组合图像考释》
王汇文《文化基因视域下品牌视觉识别的设计模式及应用研究——以BIKEN 品牌重塑为例》
宗成武、罗 洁、席明波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作品



《装饰》精彩回顾

《装饰》2023年第4期介绍《装饰》2023年第3期“设计·媒体”《装饰》2023年第2期“设计+文字”
《装饰》2023年第1期“设计·日常性”

《装饰》2022年第12期“唐代工艺美术”
《装饰》2022年第11期“案例研究”
《装饰》2022年第10期“设计·玻璃艺术”
《装饰》2022年第9期"设计·智能"《装饰》2022年第8期"设计·安全"
《装饰》2022年第7期“校园设计”
《装饰》2022年第6期“毕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2022年第5期“设计·养老”
《装饰》2022年第4期“乡村建设”《装饰》2022年第3期“社会设计”《装饰》2022年第2期“邮轮设计”

《装饰》2022年第1期“设计·新业态”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装饰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