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永光:农村教育的三个痛点

徐永光 南都公益基金会 2022-11-27


导语:

近日,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发布《乡村儿童美育公益领域扫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完整报告),就儿童美育积极作用、乡村儿童美育的问题及机遇和现阶段乡村儿童美育公益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披露和分析。


《报告》提出,儿童美育对于促进儿童人格发展,对学业、未来工作和生活均有积极影响。教育公益组织致力于通过美育促进乡村儿童人格、心理健康发展,但相对目前儿童美育的相关国家政策利好,乡村儿童美育教育现状却存在着需求大、资源少,有待发展等问题。《报告》提出,乡村儿童美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与意识缺乏,政策、科技是机会。


其实,早在2019年,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参加江苏企业家一个助学活动发言中,就曾提到美育教育之于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了问题的根源。今天,我们刊登徐永光理事长这篇题为《农村教育三个痛点》发言,希望能对参与乡村儿童美育教育的公益组织有所启发和帮助。


以下为徐永光理事长的发言内容:


农村教育有三个痛点,值得教育公益来关注和投入。



01


 缺乏优秀师资,

尤其是音体美教育的缺失


农村学校在硬件上政府投入不少,痛点不在硬件,缺乏优秀师资是农村教育的一个痛点,我以为痛中之痛是缺乏合格的音体美老师,因之出现音体美教育的缺失


2018年我参加福建省乡村振兴会议,去之前,请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做一个全省希望小学音体美开课情况的调查。他们很认真做了调查,告诉我的数字是:福建省四百八十所希望小学,有一半以上没有开音体美课或者没有专门的音体美老师配备。希望小学条件相对还算比较好的,由此可见农村学校音体美教育成什么样子。


因教育考核的指挥棒重主科数理化,轻副科音体美,不考核,可忽略,这样的教育是要出大问题的。教育之于儿童,不只是读书;数理化不是起跑线,音体美才是起跑线


因为在孩子年龄年幼时,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他们的心灵,艺术启迪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窗口的钥匙。它能够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等他长大了,再开发就晚了。孩子从小缺乏音乐训练,长大听力不那么敏感了,乐感就没有了,现在农村出来的孩子普遍五音不全,这是永远改不过来的。


《报告》数据显示:美育教师数量存在较大缺口,且存在区域不均衡和城乡差距较大的问题。“若要使各个省份都满足最低标准开课目标的需求,全国尚缺美育教师45566名……全国乡村学校尚缺10万余名美育师资。”


教育孩子,如同造车。音体美教育是这辆车上的车轮,音体美教育缺失如同造的车少了轮子;数理化是什么,是这辆汽车上装的货,货是可以慢慢往上装的,可以装一辈子。一辆轮子不全的车子,不能载重多装货,且行之不远。


中国青基会在20年前曾组织国内著名词曲作家和歌手,开发了《希望小学校园歌曲》10首,非常优秀,可以一直传唱。我们给所有希望小学发放了光碟,现在居然被废了。我在这里引用蔡元培先生的两句话:一是“全人教育,首在体育”;一是“美育可以替代宗教”。领会这两句话,我们才算真正懂得什么叫做教育。


《报告》指出,乡村儿童美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与意识缺乏,政策、科技是机会。



02


教育信息化的落伍


农村教育的第二个痛点是,教育信息化的落伍


2002年,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在贵州开启了“校校通”,启动式上,演示了从卫星上接收的名师课程。这个通过卫星广播的课件是我送上去的。中国青基会1996年创办三辰影库,和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一起开发了中小学音像电子馆,推动教育信息化。当时我们把所有的中小学课程做成了名师授课的课件,部分送上了卫星,后来又做了希望网校。在希望网校开通时,我对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讲,有了互联网,配上电脑,所有优质教育资源就向你们汇集,你就是世界的中心。


互联网是推动教育公平的伟大工具,教育信息化让最好的老师从天上来,能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有可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这也是解决农村学校优秀师资缺乏的最好解决方案


有一个鲜活案例:上海沪江集团开发了一个教育公益项目“互+计划”,即互联网加教育计划。他们专门找偏僻乡村的教学点,有的只有一个老师,有几个学生,一、二、三年级所有的孩子、所有的课由一个老师来教。这样的教学点一度全部撤销了,现在又恢复了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在山区把所有学龄儿童集中起来办学,一些年幼孩子过早离开父母过住校生活,并不符合教育规律。


“互+计划”用教育信息化,用一个平板电脑助力乡村教育,项目落地的条件之一是政府开通教学点的Wi-Fi通信。结果,奇迹出现了:甘肃定西鹿马岔教学点只有一名老师、三个孩子,“互+计划”开通了包括音体美的所有课程,而且是名师开课。一年后,三个孩子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在全区学校排名第一,他们唱歌跳舞也都学得很好。


河南三门峡一所村小,原来只剩15名学生,村里大部分孩子由家长陪着“教育移民”到县城读书了。“互+计划”落地一年,教育效果令人信服,结果已经离村的62名学生被吸引回村读书,学生增加到了77名。


这是什么力量?是教育信息化的力量。2002年启动校校通,累计投资可能在几千亿,现在乡村的教育信息化怎么样啊?不怎么样。浪费了多少钱!因为封闭,外面的优质人才、优质资源进不来。


《报告》提出乡村儿童美育公益项目的十种干预策略,大部分项目都会采用多种干预策略的组合。1. 提供美育教学内容,2. 乡村教师培养,3、艺术支教,4、物料支持,5、美育空间打造,6、社区陪伴,7、美育夏令营,8. 艺术家驻地,9. 传播倡导、社会意识改变,10. 县域的美育生态建设。



03


近两千万山村儿童的

学前教育空白


农村教育的第三个痛点不在义务教育阶段,而是学前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有近两千万西部山村的孩子没能上幼儿园,没有接受学前教育。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免费教育,教育经费是政府的刚性支出,而学前教育还没有列为政府的刚性责任,贫困地区政府没有钱投入学前教育,也不能追责。这正是公益可以率先介入的。


2018年,我陪同浙江新湖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叶正猛去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了解学前教育公益模式,看了德国志愿者马克在那里建的公益幼儿园--马克已经在云南、四川等地创建两百多所幼儿园。我们看了一个建在“福和希望小学”原址上的公益幼儿园(香港慈善家陈廷骅捐资建设了600所“福和希望小学”,捐资协议是我去香港与陈先生签署的,因为乡村教育资源整合,这个希望小学旧址用于学前教育,也是物尽其用),孩子们见到外来客人,非常快乐大方,跟我们说话对答如流,普通话也说得很好,上幼儿园之前,他们只会佤族方言。如果不上幼儿园,他们上了小学根本听不懂普通话,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适应,这真叫“输在起跑线”了。


而且幼儿教育内容主要是玩游戏、玩音体美,这对于儿童教育启蒙至关重要。新湖基金会找到了精准扶贫有效投资的创新路径,决定资助7000万设立“新湖乡村幼儿园计划”,并与怒江州政府合作,实现怒江乡村幼儿园全覆盖。


教育公益一定要找到真正的痛点,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乡村教育中音体美缺失、教育信息化落后以及两千万山村儿童的学前教育空白,需要公益组织和志愿者来补位,也是公益资源投入最有效的地方。


-End-


微信重大更新!

微信公众号推送时间线打乱,请小伙伴动动小手,加上星标,精彩内容会优先推送给你哦!


推荐阅读

 

【新论】徐永光:四件皮夹克引发的公益经济学讨论

徐永光:捐款,人比钱更重要

徐永光:30年公益进退如之何?

徐永光:重建公益行业供应链生态圈,倒逼基金会组织文化建设

希望工程三十年|徐永光:那一年我们打造了一个最有希望的“工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